“十五五”时期,是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XX县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为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发展的关键五年。编制好“十五五”规划,不仅是描绘蓝图,更是明确我们未来五年“干什么、怎么干、达到什么效果”的路线图和任务书。作为负责政府常务工作的同志,我深感责任重大。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结合分管的发展改革、财政、应急管理、国资、统计等领域,本着“不务虚、只务实”的原则,开门见山,就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对“十五五”规划编制的几点思考,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作一汇报。这些问题,是我们绕不开、躲不过的现实挑战,也是“十五五”规划必须直面并着力破解的核心症结。
一、直面三大核心问题,深刻把握“十五五”发展的现实基点
谋划未来,必须立足现实。当前,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在“十四五”期间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但与此同时,一些深层次、结构性的矛盾和问题也日益凸显,成为制约我们高质量发展的瓶颈。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财政收支矛盾日益凸显,“钱袋子”的支撑能力面临严峻考验。
---此处隐藏2534字,下载后查看---
第二,以“集群发展、创新驱动”为核心,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新体系。产业的未来决定着XX县的未来。“十五五”规划必须在产业发展上展现出更大的雄心和更实的举措。一要聚焦主导产业,实施“链长制”升级版。不能“胡椒面”式地扶持,必须选准1-2个最有基础、最具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由县级领导担任“链长”,整合全县最优资源,围绕产业链进行精准招商、强链补链,力争在“十五五”末形成百亿级乃至更高能级的产业集群。二要赋能传统产业,推动“智改数转”。对现有传统优势产业,不能简单放弃,而要通过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引导其向高端化、绿色化方向发展。设立专项资金,支持企业进行设备更新、工艺革新和模式创新,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存活率。三要搭建高能级创新平台。积极对接XX省、XX市的科创资源,谋划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中试基地、孵化器等创新载体。创新不问出身,要大力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真正让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第三,以“专业谋划、要素倾斜”为抓手,建立重大项目滚动实施新机制。
项目工作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必须从“游击战”转向“阵地战”。“十五五”规划要明确一个导向: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一要建立专业化、实体化的项目谋划机构。建议整合发改、工信、自然资源、招商等部门力量,成立一个常态化运行的“重大项目谋划储备中心”。这个中心的核心任务就是紧盯国家政策导向、产业发展前沿和市场需求变化,每年动态谋划和储备一批总投资超过50亿元的战略性、牵引性重大项目,形成一个“远谋划、近储备、快落地”的项目梯队。二要推行“要素跟着项目走”的资源配置改革。改变过去“撒胡椒面”式的资源分配方式。对纳入“十五五”规划盘子的重大项目,要建立“绿色通道”,在用地指标、能耗指标、环境容量、资金配套等方面予以优先保障和倾斜支持。探索建立“亩均论英雄”的资源分配机制,将有限的资源配置给投入产出效率最高、发展前景最好的项目。三要强化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对每一个重大项目,都要明确一名县级领导牵头负责,组建一个工作专班,从项目签约、落地、建设到投产,提供“店小二”式的全流程服务,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能够早开工、早建成、早见效。
同志们,“十五五”规划的编制工作,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长远的系统工程。今天我提出的这些问题,可能有些尖锐,但忠言逆耳。正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我相信,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只要我们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清醒头脑,拿出攻坚克难的勇气和精准务实的举措,就一定能够编制出一部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高质量发展规划,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XX篇章奠定坚实基础。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