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荣幸能作为一名普通民警代表,在这里分享一些个人在这次作风建设专题活动中的体会和思考。说实话,接到这个任务时,我心里是有些忐忑的,因为在座的各位都是我的领导和前辈,无论是理论水平还是实践经验都远胜于我。但既然组织给了我这个机会,我就结合自己的工作岗位,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首先,我想谈谈对这次学习教育活动的几点切身感受。
总的来说,我认为局党委这次组织的学习教育活动是深入的、扎实的,更是富有成效的。它不仅仅是一系列会议和文件的传达,更像是一场触及灵魂的思想洗礼和作风锤炼。
一是“真”,学习形式真切,触动灵魂。这一次的学习,摒弃了过去那种“照本宣科”“开会了事”的旧模式,而是采取了理论学习、案例剖析、专题研讨相结合的方式。特别是对一些典型违纪违法案例的深入剖析,真正让我们这些一线民警看到了“前车之鉴”,感受到了纪律的“高压线”就在身边,时刻不能触碰。这种警示教育带来的震撼,远比读几遍文件、抄几遍笔记要深刻得多。它让我们从内心深处认识到,中央八项规定不是束之高阁的条文,而是必须时刻遵守的行为准则。
---此处隐藏1346字,下载后查看---
第一道是“家庭防线”。定期组织家属座谈会或线上恳谈会,加强家警联动,向家属们宣传廉洁自律的重要性,争取他们对公安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共同监督和提醒民警守好家庭这个“廉洁港湾”。
第二道是“战友防线”。鼓励同事之间多一些真诚的关心和提醒。大家平时朝夕相处,谁有什么异常变化,比如消费突然大手大脚、情绪低落、频繁借钱等,往往最先被察觉。我们可以建立一种非正式的、充满善意的提醒机制,让战友之间的关心成为防止滑向深渊的“第一拉力”。
第三道是“组织防线”。在保护个人隐私的前提下,能否探索建立一个动态的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和债务风险筛查机制。比如,可以引导大家定期进行家庭财务状况的“体检”,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由组织出面,通过谈心谈话、心理疏导、困难帮扶等方式,早发现、早提醒、早干预,避免小问题演变成大错误。
总而言之,我认为加强“八小时外”的监督,核心在于“治未病”,是严管,更是厚爱。通过构筑这样一道立体的、有温度的防护网,不仅能有效防范违纪违法问题的发生,更能让每一位民警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从而更加安心、专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更好地为XX县的平安稳定贡献力量。
我的发言完了,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