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授课的题目是:追寻信仰,捍卫信仰,践行信仰。信仰是个大题目,也是个老题目,很容易讲高了、讲空了,没有什么“味道”。一开始自己内心也是没有底,后来干脆在单位做了个小小的调查,发现大部分人的反映是,“讲什么信仰啊,太高大上了吧;信仰是个啥,感觉太虚无缥缈了……”恰恰正是这次调查,更加坚定了自己要讲信仰这个话题的决心。信仰不会自发产生,需要不断培植、时常滋养。下面,我们开始正式授课。
一、追寻信仰—党的信仰,请鲜明亮出来
信仰,是人类社会最美好的字眼,是GCD员安身立命的根本,是GCD人的“政治灵魂”,是GCD人经受考验的精神支柱。那么,GCD的信仰是什么呢?
信仰的编号——“0001号文物”背后的信仰。每个博物馆都有一件“0001号”文物,比如国家博物馆的“0001号”文物你知道是什么吗?是李大钊的绞刑架。所谓的中国革命,它的开始、它的源头是始于这个绞刑架,没有这场牺牲,换不来我们以后的胜利。1926年4月,军阀张作霖入关,大肆镇压革命人士,北京陷入白色恐怖。当时李大钊负责中国GCD在北方的全面工作。中央曾通知李大钊等人去武汉成立中央分局。李大钊却断然拒绝:“假如我走了,北京的工作留给谁做?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因为李大钊的留守,北方革命力量得以继续发展。从1926年3月至1927年2月,北京的GCD员由300多人发展到1000多人。甚至在张作霖的大帅府里,也悄悄建立了中共地下党支部。但作为北方革命运动领导人,李大钊被反动军阀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张作霖将捕杀李大钊等人列为特别紧迫的军事行动。1927年4月28日,北京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内,李大钊和其他十九位革命者被秘密绞杀。李大钊第一个走上绞刑台,没有犹豫,更没有畏惧,作了人生最后一次慷慨激昂的演说:“不能因为你们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随后,他英勇就义,时年38岁。
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革命中牺牲的先烈,中央批准成立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前身)。作为新中国成立后文物部门接管的首件革命文物,这座绞刑架被编号为0001号,成为中国GCD人不怕牺牲的革命斗争精神的一个载体。下次,等你们有机会瞻仰这件文物时,希望告诉永远38岁的李大钊先生,他为之奋斗的红色中国,在今天有多么了不起!信仰的颜色--长征这条红飘带背后的信仰。人们常说“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红军长征到底有多苦?据统计,中央红军平均3天就发生一次激战,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长征出发时总人数为18.7万余人,算上途中补充兵力,共约20万人,而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时,仅剩5万余人。一册长征回忆录里有这样的记录:“不用路标,顺着战友的遗体就能找到前进的路线。”在《红军长征·回忆史料》里,老红军谢良这样描述:“寒风吹在身上,冷飕飕的;雪粒打在脸上,像刀割似的疼痛……特别是一双脚,长时间在冰雪里行走,草鞋浸湿后冻上了冰,硬邦邦的,磨得生疼……不少同志已精疲力竭,走几步就呼呼直喘……但是一坐下来后,就再也起不来了……”雪山草地埋葬了无数英魂,但也从中走出了胜利之师。长征胜利靠的是什么?张闻天回答,就在于有坚定不移、百折不挠的革命理想信念,“没有信仰,不用说万里长征,红军连一千里都走不了”。多少年之后,也有人问邓小平:“长征那么艰难凶险,你是怎样走过来的?”他坚定地回答:“跟着走!”简简单单3个字道破一个事实,即艰难可以摧毁人的肉体,死亡可以夺走人的生命,但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动摇中国GCD人的信仰。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红军战士刘志海临死之前,把一只胳膊伸出雪堆,手里紧握着党员证和一块银元;也不难理解,长征途中,因为没有御寒衣物而冻死的人是军需处长,因饥饿劳累倒下不醒的人是炊事班的党员班长……
---此处隐藏6508字,下载后查看---
特别防范“高级黑”“低端红”。有这么一群人,大家听说过没有,网友给他们的总结是“最恨中国的中国人”,对,就是一些无良“公知”、“大V”,有些人还在党内任职,简直就是“吃党的饭,砸党的锅”的“高级黑”典型代表。网上传得最多的可能就是日本街头很干净,不少人肯定听说过类似于“日本街头没有垃圾,也没有垃圾桶,甚至没有落叶”“穿着白鞋子去日本街头走一圈,鞋底都没有灰”“日本是世界上垃圾分类最严格的国家”“日本人参加完球赛,场地都没有垃圾”等夸大日本的言论。实际上,白鞋可能没有灰,但日本收废品捡垃圾的人员肯定大有收获,甚至大呼“绝望”,因为根本收不完!这些人借助自己在“学术”或者过度包装的优势,降维打击我们普通老百姓的认知,常常鼓吹“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其实到头来就跟“台湾省媒体报道大陆人民吃不起茶叶蛋”是一样的无厘头。说实话,“公知”们这么卖命的给国外主子写爽文,这些国家可能连自己都不敢这么吹。前段时间日本外务省曝光招聘资助的部分中国“公知”名单,贺卫方(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蒋方舟(《新周刊》副主编)、何兵(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荣剑(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研究员)、马立诚、熊培云、徐谨、叶匡政、赵国君、马川国、段宏庆……同志们,我看这些人不应躺着在这个名单上,而应该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我相信这些抗日神剧大家有的可能看过,这是什么神剧,我看简直是“低级红”的闹剧!今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胜利不是靠着“手撕鬼子”“包子手雷”这些十八般武艺取得的,而是无数革命先辈们靠着信仰不断前赴后继地牺牲斗争换来的。在抗美援朝战役中,志愿军第38军113师一夜急行军145华里,双腿赛过敌人的车轮,穿插三所里、阻击龙源里,为扭转朝鲜战局作出重大贡献。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得知消息后,亲笔拟电嘉奖,并欣然写道:“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三十八军万岁!”抗美援朝一名老兵说,“美国鬼子天天老拿那个‘原子弹’在我们头顶上吓唬我们,结果呢,倒是我们志愿军用信仰的‘原子弹’把他们打的屁滚尿流!”一名参加朝鲜战争的美军老兵说:“中国军人战斗到最后一个人的姿态,就像殉道者一样,这大概不是因为命令和纪律,一定是源于信仰。”
总书记总书记强调:“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澄清对党史上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更好正本清源。”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党史、国史是必修课,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不管敌人的“历史虚无主义”如何变异、“高级黑”“低端红”如何侵蚀,我们只想告诉他们——有我们在,血染的战旗在信仰的长城上定会高高飘扬!
三、践行信仰—党的信仰,请真诚做出来!《故事里的中国》里面有个片段,李白发完最后一份电报在被捕前,深情地说:“同志们,永别了!新中国,我看见了,我看见了!”同志们,李白是1948年12月30日凌晨被捕,离新中国成立还有10个月。他为什么能够看见新中国,是因为他的信仰。信仰的对,更要实践的对,那么我们该如何践行信仰?先让我们看看一段老党员们的信仰。我们再来一起看看老百姓心里的“你”应该是什么样子?相信大家看完这几段视频,心情都十分激动,感觉胸膛有一股劲、有一团火。无需我多言,大家都能明白该如何去做。在践行信仰的道路上,不在于你说了什么,而在于你做了什么,在于你为之付出、为之奉献了多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你只要平时多干一点、多累一点、多想一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就是在做大事!
同志们,信仰坚定与否在重大考验面前能够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更多时候却是在平凡的岗位中接受检验。坚定信仰,需要每名党员不断进行深刻、持久地自我思想改造,更需要把信仰追求融入具体的工作实践。这样,信仰才能扎根,信仰才能笃定,信仰才能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