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召开全市垃圾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对我市垃圾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加压。垃圾治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一环,直接关系到我们城市的环境质量、发展品位和民生福祉。我们必须以清醒的认识、坚定的决心和有力的举措,全力打赢这场攻坚战和持久战,为市民群众创造更加清洁、优美、宜居的生活环境。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严峻形势,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深刻把握垃圾治理的紧迫性与重要性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垃圾治理工作,全市上下协同努力,在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建设、末端处置能力提升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城乡人居环境面貌有了明显改善。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成绩是阶段性的,问题和挑战依然严峻,容不得我们有丝毫的松懈和自满。
首先,垃圾围城的压力日益凸显。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生活垃圾产生量持续攀升。根据最新测算,当前我市主城区日均生活垃圾产生量已超过8500吨,建筑垃圾、工业固废等更是体量巨大。与此相对的是,我们的末端处置能力尚存短板,处理设施长期处于高负荷运行状态。全国数据显示,2024年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量已占总处理量的83%,许多先进城市已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相比之下,我市焚烧替代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部分区域仍依赖于传统的卫生填埋方式,这不仅占用了宝贵的土地资源,也带来了巨大的环境风险隐患。
---此处隐藏4368字,下载后查看---
二要完善科学的市场化运作机制。要坚持“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将垃圾分类指导、收集、运输、处理等环节推向市场,引入有实力、信誉好的第三方专业公司进行一体化运营。通过市场化运作,不仅可以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也能减轻政府的财政和管理负担。政府的角色要从“运动员”转变为“裁判员”,重点做好标准制定、绩效考核和监督管理。三要构建严格的闭环监管机制。要将网格化管理、智慧化监控、常态化执法等机制制度化、法治化。要研究出台或修订我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等地方法规,为全链条、全过程监管提供坚实的法律支撑。要建立健全覆盖源头、中端、末端的全生命周期监管体系,确保每一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有人负责。
(三)强化宣传保障,营造全民共治的浓厚氛围
垃圾治理,人人都是主角,没有旁观者。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好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市民群众树立“主人翁”意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实现从“要我分”到“我要分”的转变。
宣传部门要牵头,组织各类媒体,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地宣传垃圾分类和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政策法规和先进典型。要让垃圾分类知识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各街道、社区要发挥好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深入小区、家庭,开展“面对面”的宣传和“手把手”的指导。教育部门要将垃圾分类知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娃娃抓起,培养一代又一代人的环保意识。同时,要畅通群众监督渠道,设立举报热线和奖励制度,鼓励群众积极举报乱丢乱倒等不文明行为,形成“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让一切破坏环境的行为在阳光下无处藏身。
同志们,垃圾治理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考验着我们的决心、智慧和担当。任务已经明确,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以决战决胜的姿态,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坚决打赢这场垃圾专项整治攻坚战,向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为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XX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