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关于XX镇罗汉果种植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更新时间:2025-09 来源:网友投稿

为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推动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2025年8月4日,县人大常委会XX同志率调研组一行,赴XX镇就罗汉果种植产业发展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调研组通过实地走访、现场察看、座谈交流等方式,深入XX村罗汉果种植基地,与镇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及种植户代表进行了深入交流,全面了解了XX镇罗汉果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未来潜力。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产业发展现状与主要成效

调研发现,XX镇依托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条件,将罗汉果产业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兴特色产业来培育,经过前期探索与努力,已取得初步成效,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一)产业规模稳步拓展,种植基础初步奠定

XX镇具备发展罗汉果种植产业的适宜气候与土壤环境,为产业落地提供了坚实的自然基础。在县级政策的积极引导和镇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当地群众发展罗汉果产业的信心与积极性日益增强。自引入罗汉果种植以来,产业规模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截至2025年上半年,以XX村为核心的示范种植基地已发展罗汉果种植近百亩,初步形成了区域性产业雏形。调研组在XX村种植基地看到,罗汉果藤蔓长势喜人,挂果情况良好,科学的搭架与田间布局显示出规范化管理的初步成果,为后续规模化扩张和标准化生产积累了宝贵经验,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二)产业链条初步构建,市场前景广阔可期

---此处隐藏2999字,下载后查看---

建议由县农业农村局牵头,联合XX镇政府,整合省、市、县三级农业技术专家资源,并邀请XXX绿科等龙头企业的技术骨干,组建一支“XX县罗汉果产业技术服务专家组”。专家组的核心任务是研究制定并推广一套符合本地实际、与市场需求接轨的《XX县罗汉果标准化绿色种植技术规程》。此规程应详细覆盖从园地选择、种苗繁育、水肥管理、整形修剪到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的全过程。特别是在病虫害防治方面,要大力推广绿色防控理念,构建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物理防治为补充、生物防治为核心、科学用药为保障”的综合防控体系。例如,针对高发的炭疽病,可在发病初期指导农户使用有效活菌数不低于100亿/克的解淀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按每亩100至150克的用量兑水300至500倍液进行均匀喷雾,每隔7至10天施用一次,连续施用2至3次,以生物农药替代传统化学杀菌剂,确保产品质量安全与生态环境友好。

(三)深化龙头企业合作,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政府应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XXX绿科等龙头企业与种植户、合作社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一方面,引导企业将服务链条向种植前端延伸,探索提供“统一优质种苗、统一技术标准、统一农资供应、统一田间管理、统一订单收购”的“五统一”服务模式,从源头上保障罗汉果的产量与品质。另一方面,协助双方完善保底收购合同。建议在合同中明确细化罗汉果的质量等级标准,建立“保底价+市场浮动价”的动态定价机制,让农户能够分享市场上涨带来的红利,同时设立优质优价的奖励条款,激励农户精耕细作。通过深化合作,形成“企业有优质原料、农户有稳定收益”的良性循环。

(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提升产业综合效益

建议将“XX罗汉果”品牌建设纳入全县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发展战略。初期可借助我县已有的文旅品牌影响力,通过举办罗汉果采摘节、开展电商直播带货等方式,提升“XX罗汉果”的知名度与美誉度。鼓励和支持本地企业或合作社进行产品初加工和新产品研发,开发如罗汉果干果、罗汉果茶、罗汉果糕点等特色产品,实现从“卖原料”到“卖产品”的转变。长远来看,应积极对接市场需求,探索与食品、饮料、医药健康等领域的企业合作,开发高附加值的罗汉果提取物等精深加工产品,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让罗汉果真正成为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的“黄金果”和“致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