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党支部书记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经验和成效专题研讨会上的发言材料(1635字)

更新时间:2025-09 来源:网友投稿

大家好。根据会议安排,我就个人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方面的一些不成熟的思考和体会,向大家作个汇报。这更多的是一次自我剖析和学习反思,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

一、思想的深刻转变从“被动约束”到“内在自觉”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至今已十余年,回想当初,它像一道清晰的“硬杠杠”,为行为划定了边界。而今天,对我个人而言,它更像是一种内化于心的价值准绳和行动自觉。这个转变,源于持续不断的学习和实践。社区党支部定期组织学习活动,不再是简单地读文件、划要点,而是真正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尤其是在学习中,通过对一些典型案例的剖析让大家深刻认识到,作风问题绝非小事,它直接关系到人心向背。

在这个过程中,我个人最大的感受是,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作为社区最基层的“当家人”,手中的权力是居民赋予的,唯一的用途就是为居民服务。所谓的“政绩”,不是建了多少光鲜的“盆景”,而是解决了多少居民身边的“小事”;所谓的“事业”,就是日复一日守护好社区这份“家业”。这种思想上的转变,是推动作风建设从“被动接受”走向“主动践行”的根本前提。

---此处隐藏1395字,下载后查看---

四、未来的执着坚守从“一时之功”到“常态长效”

作风建设非一日之功,最怕的是“雨过地皮湿”。要真正实现常态化长效化,关键在于融入日常、抓在经常。

我认为,未来的努力方向在于“文化”的塑造。要让求真务实、清正廉洁、担当作为成为社区党员干部的一种鲜明特质和文化基因。这需要党支部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带头守纪律、讲规矩,也需要每一位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服务居民的每一件小事中展现优良作风。同时,制度的“笼子”要越扎越紧,把改进作风的有效做法通过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形成长效机制。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作为一名社区党支部书记,我将继续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以这次研讨会为新的起点,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更大功夫,努力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要求,内化为坚定的信念,外化为服务居民的扎实行动,为建设更加和谐美好的社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