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生态建设调研报告

更新时间:2025-09 来源:网友投稿

  一、全县生态建设基本情况与总体成效

  近年来,我县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初步形成了扩绿、兴绿、护绿三位一体的生态建设新格局。

  截至2024年底,我县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3%,绿化覆盖率达到3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8.6平方米,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态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全县上下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坚持规划引领、项目带动、全民参与,在筑牢地区生态根基、建设美丽XX的征程上迈出了坚实步伐。本次调研旨在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明确方向,为下一阶段更高质量推进生态建设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二、聚焦“扩绿”,优化城镇人居环境

---此处隐藏4596字,下载后查看---

  三是长效机制尚需完善。部分区域存在“重造轻管”的现象,一些绿化项目建成后的后期养护跟不上。全民爱绿、植绿、护绿的意识和社会氛围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破坏绿化成果的现象偶有发生。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我县实际,提出以下工作建议:

  (一)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在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持的同时,要大胆探索生态建设市场化运作模式。研究设立县级生态发展基金,吸引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股权合作等方式参与生态项目建设和运营。鼓励和引导企业、个人通过捐资、认养等形式参与绿化事业,形成“国家投、地方筹、社会出、群众干”的多元化投入格局。  (二)强化科技赋能,提升生态治理现代化水平。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建立林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服务平台。重点围绕乡土优良树种选育、节水抗旱造林技术、林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加快“智慧林草”平台二期建设,整合各类生态数据资源,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用科技为生态建设插上翅膀。

  (三)健全考核激励,完善长效管护机制。将生态建设各项指标纳入乡镇和相关部门的年度绩效考核体系,加大权重,严格奖惩。完善对城镇绿化养护单位的考核办法,引入第三方评估和公众满意度测评。进一步优化生态护林员的管理和激励机制,提升其职业荣誉感和工作积极性。

  (四)加强宣传教育,营造全民爱绿护绿氛围。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广泛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成效。定期组织开展植树节、爱鸟周、世界环境日等主题活动,推动生态文明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讲述XX的“绿色故事”,引导全社会形成关心生态、保护生态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