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同志在XX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上关于《总书记经济文选》研讨发言

更新时间:2025-09 来源:网友投稿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学习《总书记经济文选》第一卷作个交流发言。与其说是发言,不如说是一次学习过程中的思考和感悟的汇报。通过近段时间的系统研读,我个人最深切的感受是,这部文选不仅是一部指导经济工作的百科全书,更是一把破解发展难题的“金钥匙”。它用深邃的洞察和详实的历史脉络,为处在转型关口和发展要隘的各级工作者,提供了清晰的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下面,我结合个人思考,谈几点不成熟的体会。

一、在深学细悟中把握经济工作的根本遵循

初读《总书记经济文选》第一卷,感到震撼;再读,则感到豁然开朗。这种感受源于它将许多过去感觉零散的、碎片化的经济论述,系统地整合在一个完整、严密的理论框架之内。文选真实记录了党中央驾驭我国经济发展大局的非凡历程,其中贯穿着一条鲜明的主线,那就是坚持和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

在学习中我反复思考一个问题: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环境和国内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为何我国经济能在大风大浪中行稳致远?文选给出了答案。关键在于始终坚持“观大势、谋全局、干实事”,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比如,关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文选中强调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并非简单的“放”或“管”,而是一种辩证统一。这让我反思,在XX区的具体实践中,哪些领域应该更多依靠市场机制激发活力?哪些公共服务和战略性领域需要政府主动作为、精准发力?这种思考,帮助我跳出日常工作的具体事务,从更高层面审视工作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此外,文选系统阐述了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等一系列原创性理论贡献。过去在工作中,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解,有时可能停留在口号或单个项目的层面上。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这是一个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抓创新不能以牺牲协调为代价,谋开放必须以国家安全为底线,求发展更要守护好绿水青山。这种系统观、整体观,正是指导经济工作必须遵循的根本世界观和方法论。它要求在决策时,不能只算经济账,更要算长远的生态账、民生账、安全账。

---此处隐藏1721字,下载后查看---

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学习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区委会议要求,要从总书记重要论述中找方向、找遵循,着力推动实践转化。这既是工作要求,也是对领导干部能力的一次大考。

当前,我们正处在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的关键时期。这正是将总书记经济思想学习成果全面融入地方发展蓝图的最好契机。如何将顶层设计与XX实际紧密结合,既体现中央精神,又符合地方发展规律,避免规划“上下一般粗”,考验着我们的调研能力、前瞻能力和系统谋划能力。文选的学习,为这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它教会我们,规划未来不能仅仅是指标的堆砌,而应是在深刻理解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基础上的战略擘画。

此外,文选对风险防范的论述极为深刻。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内外环境日趋复杂,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会议特别强调,要统筹抓好各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切实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这让我警醒,发展与安全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在工作中,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不能只看到发展的“高光时刻”,更要预见潜在的风险点。无论是金融风险、产业链安全风险,还是社会稳定领域的风险,都需要建立常态化的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这种能力,不是临时抱佛脚能获得的,而是源于日常对经济思想的深刻领悟和在实践中的反复磨练。

总而言之,学习《总书记经济文选》是一个常学常新、常思常悟、常践常得的过程。通过这次中心组的专题学习和研讨,我个人的思想认识得到了深化,工作思路也更加清晰。我将把这次学习作为一个新的起点,继续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推动发展的举措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XX新篇章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的发言完了,不妥之处,请各位同志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