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政府系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暨以案促改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更新时间:2025-09 来源:网友投稿

  集中整治群众身边的“微腐败”,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然要求,是厚植党的执政根基的重大政治任务。全市各级政府部门必须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将这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为*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今天,我们在此召开*系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暨以案促改工作推进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州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总结前一阶段工作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对下一步集中整治和以案促改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加压。

  一、肯定成绩,清醒认识当前工作的阶段性成果

  自集中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全*系统各单位、各部门闻令而动、积极作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效。

  一是组织领导坚强有力。*党组率先垂范,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各市级领导靠前指挥,各乡镇(街道)、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能够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形成了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良好工作格局。

---此处隐藏2860字,下载后查看---

  第二,做实以案促改,实现标本兼治。以案促改是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一体推进“三不腐”的重要举措。必须把这项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强化警示教育的震慑力。要充分运用本地区、本系统查处的典型案例,通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编印忏悔录、拍摄警示教育片等方式,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广大干部职工从灵魂深处受到触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强化问题剖析的穿透力。每一个案件的发生,都不是孤立的。相关部门在案件查结后,不能就案办案,必须组织力量深入剖析案件背后的思想根源、制度漏洞和监管缺失。要形成高质量的案件剖析报告,精准查找风险点,为后续的整改提供依据。强化建章立制的约束力。针对案件暴露出的问题,要举一反三,推动相关单位修订完善权力运行、资金管理、项目审批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制度建设要务求实效,不能搞形式主义,制定的制度必须是管用、有效、能落地的,真正实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

  第三,压实各方责任,凝聚工作合力。集中整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构建起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落实、纪委监督推动、部门各负其责、群众支持参与的工作格局。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各乡镇(街道)、各部门的“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挂帅、亲自部署、亲自督办。要把集中整治工作与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确保责任不悬空、任务不落空。市级分管领导要加强对分管领域的督促指导,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及时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强化部门协同配合。要打破部门壁垒,加强信息共享和线索移送。财政、审计部门在日常监督中发现的问题线索,要及时移交纪检监察机关。公安、检察、法院在办案过程中,发现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的违纪违法线索,也要按规定移送。形成“一盘棋”思想,打好整体战。严肃进行追责问效。对集中整治工作重视不够、推进不力、成效不彰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严肃约谈和通报批评。对在工作中敷衍塞责、弄虚作假,甚至包庇纵容、压案不查的,要依规依纪依法严肃追究责任,确保市委*的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

  第四,延伸监督触角,筑牢思想防线。干部出问题,往往是从“八小时以外”的“生活圈”“社交圈”开始的。必须加强对干部全方位的管理和监督,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加强“八小时以外”监督。各单位党组织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通过定期谈心谈话、走访了解等方式,及时掌握干部职工的思想动态和生活状况。要教育引导干部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自觉抵制各种不良风气的侵蚀。深化家庭助廉建设。要创新方式方法,通过组织家属廉政谈话会、签订家庭助廉承诺书、建立“家庭助廉”档案等机制,引导干部家属当好“廉内助”,常吹“廉政风”,共同构筑起一道坚实的家庭反腐防线。常态化开展纪律教育。要把纪律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结合党纪学习教育,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中国GCD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让铁的纪律真正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

  同志们,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这不仅是一场严肃的政治考验,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民心答卷。希望大家以此次会议为新起点,以“钉钉子”的精神,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全链条抓紧抓实各项工作,坚决清除侵害群众利益的“蝇贪蚁腐”,以高水平整治成效,为奋力谱写*市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坚强有力的纪律保障!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