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报告

更新时间:2025-09 来源:网友投稿

2025年以来,光明县大力实施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民营企业家权益。大力营造“百般呵护企业、充分尊重企业家”的浓厚氛围,持续打响政务服务品牌,全县营商环境优化升级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和显著成效。

(一)市场环境更加满意。一是优化企业市场准入门关。将企业开办时间压减至6小时内,从去年5月1日起,我县公章刻制、营业执照及公章邮寄等服务已全部免费提供,真正做到了企业开办零成本。截至5月底,已向企业免费发放首套章(五枚章)*套。二是完善市场主体退出机制。深化企业注销便利化改革,持续推动深化简易注销登记改革试点工作,简易注销公告时间由45天压缩至20天,申报材料由原来4至6份材料,减至最少只要2份材料即可办理。三是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在县高新区全面推行“标准地”出让,工业用地出让实行“标准地”比例达到100%。推行“用地清单制+告知承诺制”,对企业行政审批实行清单办理,对部分材料进行容缺+承诺办理,使企业办件更加顺畅。四是打造公开透明招投标环境。2023年工程施工项目全流程电子化率达100%、不见面开标率达100%、远程异地评标率近100%。保证金缴纳方式均可使用电子保函,进一步降低企业资金占用成本。

(二)政务环境更加便捷。一是深化高新园区“二号章”改革。派驻*个部门*名人员入驻企业服务大厅,分四批次赋权审批事项共*项,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截至5月底,为园内企业累计办理业务*件,帮跑代跑*次,提供环评、安评志愿服务*项,电话解答企业咨询问题*个,有效解决了*家企业历史遗留问题*件。实现“园区事园区办结”。二是加大惠企政策兑现力度。依托税务导办功能,在税务专区设立“惠企政策兑现窗口”,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申报、兑现“一站式、全流程”服务。截至目前,惠企政策已认领上线*项,已申报*家企业,申报金额*万,累计兑现企业*家企业,兑现金额*万。三是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提升一体化平台服务能力,完成江西省服务平台和县本级自建业务系统对接,同时将线下的跨省通办窗口建设与线上数据共享结合起来,实现数据信息“跨省通办”。已在残联、社保、医保、公安、企业设立等领域实现跨省通办,并与*签署了“跨省通办”协议,实现跨省可办事项*项,已完成业务办理*余件。四是强力推进“人生十件事”一站式联办工作。推行以“出生第一件事”为引领的就学、医保、退休、身后等群众关心关注、高频办理的“人生十件事”改革,共办理联办事项*件。

---此处隐藏3553字,下载后查看---

三、下步工作打算

我县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的决策部署,持续深化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落实好优化营商环境举措,深入开展“千名干部进万企”活动,确保成功创建全省“五型”政府示范县,打造“全省营商环境一流县”。

(一)持续推进智能化政务服务。以美丽集镇建设新建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为契机,打造基层便民服务新平台,推进基层政务服务便民化、智能化建设,“一站式”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加强政务数据共享,持续深化“赣服通”前端受理、“赣政通”后端办理“前店后厂”政务服务模式。

(二)竭力促使品牌效应再提升。巩固服务机制,继续深化和完善政务大厅“无差别受理”,实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的政务服务新模式,全面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自助办”。大力推进政务“四减一优”行动,全面提升审批效能。进一步加强政务大厅窗口人员的职业行为、职业技能的提升,不断丰富拓展政务服务品牌内涵外延,为全县优化营商环境蓄力增能。

(三)着力升级惠企便民举措。全面落实中央稳经济*条、省*条及*市纾困解难*条、县本级*条措施,千方百计降低企业用水用电用气用网等成本。组织各单位再次梳理本部门惠企事项,按要求进驻“惠企通”平台并通过平台进行兑现,通过与财政局、平台公司沟通,将街道办也纳入惠企政策兑现主体,街道办给予企业的奖补资金也通过平台兑现,进一步提升我县资金兑现额。继续开展中小微企业机制,做好帮扶工作,让企业在光明创业安心、舒心、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