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态环境保护专题民主生活会的个人对照检查材料(2860字)

更新时间:2025-10 来源:网友投稿

根据县委统一安排,近期我深入学习了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特别是总书记总书记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论述,并对照党章党规,对照人民群众新期待,对照先进典型、身边榜样,紧密联系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深入查摆了在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刻剖析了问题产生的根源,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现作对照检查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在思想认识方面:对生态文明建设极端重要性的理解还不够深刻。虽然能够认识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但在思想深处,有时仍然存在“重发展、轻保护”的惯性思维。在面对一些重大项目和经济指标压力时,偶尔会产生“先发展后治理”“环保可以适当让路”的错误念头。对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的学习不够系统、不够深入,满足于会议传达、文件学习,对其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领悟不透,未能完全将其转化为推动分管领域生态环保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自觉行动。比如,在推进分管的工业领域项目时,对项目引进的环境准入门槛把关,有时更多考虑的是其经济效益和税收贡献,对潜在的环境风险评估和长远生态影响考虑得不够周全。

(二)在责任落实方面:履行“一岗双责”还不够到位。作为分管工业、交通等领域的副县长,虽然在工作中对相关企业的环保问题有所要求,但主动研究、主动部署、主动督查的力度还不够。有时满足于将任务分解给相关部门,认为有环保局等职能部门在监督,自己就可以当“甩手掌柜”,存在压力传导层层递减的问题。对分管领域生态环保工作的日常监管抓得不紧、不实,深入一线、深入现场检查企业排污、固废处理、节能降耗等情况较少,更多的是听汇报、看材料,对一些深层次、隐蔽性的环境问题发现不及时、掌握不准确。例如,对于去年群众反映强烈的XX工业园区部分企业夜间偷排废气问题,虽然责成相关部门去查处,但自己没有亲自到现场督办,导致问题处理有所滞后,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

(三)在工作作风方面:攻坚克难的劲头和担当精神有所弱化。面对生态环保领域一些历史遗留的“硬骨头”,比如XX河道沿岸“散乱污”企业的清理整治,存在畏难情绪和“等靠”思想,希望通过上级政策支持或者等其他时机成熟再来解决,缺乏“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和担当。在工作中,有时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倾向。比如,在部署环保工作时,开会多、发文多,但后续的跟踪问效、闭环管理做得不够。下基层调研时,有时“走马观花”,与企业负责人、一线工人、周边群众的深入交流不多,对真实情况的了解不够全面、不够接地气,导致一些决策和措施未能完全切中要害。

---此处隐藏2325字,下载后查看---

(一)强化理论武装,提高政治站位。把学习贯彻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自觉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切实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贯穿到分管工作的全过程、各领域。

(二)扛牢政治责任,狠抓工作落实。坚决扛起分管领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定期研究、部署、检查分管领域的环保工作,将环保压力层层传导到位。坚持问题导向,对XX河道“散乱污”企业整治等硬骨头,亲自挂帅,制定方案,明确时限,一抓到底。增加深入一线调研的频次和深度,直面问题、现场办公,切实解决一批群众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

(三)转变工作作风,勇于担当作为。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环保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做到不见成效不收兵。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敢于亮剑、坚决斗争。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以实实在在的环保成效取信于民。

(四)增强能力本领,提升治理水平。加强对环保法律法规和现代环境治理知识的学习,不断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能力。积极探索和运用绿色金融、生态补偿等市场化手段,引导企业走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道路。加强对分管部门干部的业务培训,打造一支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的生态环保铁军,为建设美丽XX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以上对照检查,可能还有认识不到位、查找不深入的地方,恳请同志们给予批评帮助。我将虚心接受,认真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