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召开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结合开展主题教育,从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汲取奋发进取的智慧和力量,在学思践悟中汲取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增强担当作为的使命责任、筑牢抵御侵蚀的堤坝防线,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等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刚才,**处长以系统阐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生动讲述了在中国GCD的领导下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发生的显著变化,内容主题鲜明、深入浅出、事例鲜活、说理透彻,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让我们深受教育和启发,对我们进一步自觉践行“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四个与共”,全面做好民族团结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对处长的精彩授课表示衷心的感谢!
下面,围绕本次学习主题,我再强调3点意见:
一要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总书记总书记以深远的历史眼光,宏阔的全球视野,审古今之变,察时代之势,创造性提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党的民族工作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总书记今年在视察我们时创造性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在新疆考察时再次对贯彻落实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强调“无论是出台法律法规还是政策措施,都要把是否有利于强化中华民族的共同性、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首要考虑”,这是从“两个大局”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考量,对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工作具有定向引航的重要指导意义。全区各级党组织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十二个必须”工作要求,牢牢把握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思想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不断引导和增强辖区各族干部群众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GC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切实守好民族团结生命线,积极争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
二要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总书记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这一重要论断,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全区各级党组织要更加注重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积极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充分发挥*等教育实践基地作用,让“家门口”的红色资源成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的“活教材”,让“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四个与共”更加深入人心、枝繁叶茂,让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有形、有感、有效开展。要全面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坚持重在平时、重在交心、重在行动、重在基层,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融入到产业转型、生态治理、民生保障、党的建设、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各项工作中,积极发动各族群众参与到创建活动,一起做交流、培养、融洽感情的工作,多坐群众的小板凳、多听群众的心里话、多解群众的烦心事,让各族干部群众从心底里拥护创建、参与创建、享受创建。要着力提高民族工作法治化水平,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加强干部职工民族工作法律法规培训,提高依法治理民族事务能力,保障各族群众的合法权益,依法打击破坏民族团结的违法犯罪和涉民族因素的事件,确保民族事务治理在法治轨道上运行。要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把法治宣传教育贯穿并融入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始终,依法排查化解影响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各种隐患,引导各族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筑牢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三要自觉担负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职责使命。总书记总书记指出,加强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全区各级党组织要认真履行主体责任,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安排、同部署,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格局。做好民族工作关键在干部,促进民族团结关键靠干部。总书记总书记提出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要求民族地区的好干部“还要做到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态度特别坚决、明辨大是大非立场特别清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感情特别真挚”。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无论是哪一个民族、来自哪一个地方,都要做到带头学习民族理论、带头掌握民族政策、带头做好民族工作、带头维护民族团结,争当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模范表率,奋力开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此处隐藏10733字,下载后查看---
。在县委统战部设立“石榴籽工作室”、在29个乡镇司法所建立“石榴籽工作站”,调解处理涉民族因素矛盾纠纷。近年来,为各族同胞上门服务政策法规宣讲300余场次,提供就学就医、务工经商、法律援助等服务工作,解决问题50多个。
建好三个精神家园,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
建好红色家园。依托红军攻克**纪念馆,讲好红军浴血奋战攻克**的民族团结故事,建好研学一体的**“红色家园”。建好文化家园。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文化阵地,组织各族群众开展传统文化交流活动,建好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家园”。建好学习家园。组织县内各族师生开展“大手牵小手、石榴花开校园”等文化交流学习活动,建好了解各民族文化特点和风俗习惯的“学习家园”。
抓好三大经济重点,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狠抓“工业富县、农业强县、文旅兴县”三大经济重点,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坚持“工业富县、工业创税”。以建设中国绿色铝都重要承载地为引领,推动工业经济量质双升,实现工业经济突破性发展。构建“3+3+3”产业体系。加快推动“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跨越,2022年建成五星级园区1个、市级园区19个、村特色产业园285个、特色产业基地47万亩,农牧副渔资产值90亿。优化旅游发展空间布局。优化“剑门神鸟”旅游发展空间布局,推动旅游“二次腾飞”。2023年,**、翠云廊景区共接待各族游客276.41万人次,门票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创历史新高。**景区强势登上全国100强榜,**旅游区排名全国第33,四川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