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秋季学期师德师风建设专题会议,校长讲话:以 “三守三创三践行” ,书写育人答卷

更新时间:2025-09 来源:网友投稿

  初秋的校园还留着夏末的暖意,也迎来了新学年的晨光。今天我们聚在这里,召开的不只是一场师德师风建设会,更是一次与教育初心的重逢,与育人使命的对话,与自我坚守的审视。刚才听着几位老师分享育人故事,看着大家在师德承诺书上郑重签下姓名——那不是简单的字迹,而是对每一个学生的承诺,对这份职业的敬畏。在座的每一位,都是学生成长路上的“燃灯者”,更是学校向着高质量发展前行的“同路人”。

  新学期的钟声已经敲响,站在新起点上,我想和大家聚焦三个关键词:守正、创新、践行。这三者环环相扣,共同撑起我们“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守正为基:锚定三条底线,把稳育人航向

  “守正”二字,是教育的根与魂。守不住“正”,再多的方法、再新的思路,也会偏离育人的初心。这份“正”,要落实到三条不可动摇的底线上:

---此处隐藏3388字,下载后查看---

  现在的教育形势变化很快,新的教育政策、新的教学技术、新的学生特点,都在要求我们不断学习。我们不能满足于“我教了十几年书,有经验”,而要问自己“我能不能把书教得更好,让学生更喜欢我的课”。怎么提升专业能力?一方面要主动参与教研,不要把教研当成“任务”,而是当成“成长的机会”——每周的教研组活动,多和同事聊“这节课我遇到了什么问题”“这个知识点怎么讲学生更容易懂”,在交流中找到好方法。另一方面要坚持终身学习,比如多听名师的公开课,学习他们的教学技巧;多参加线上课程,学习多媒体教学工具的使用;甚至可以向学生学习,比如让学生教自己怎么用短视频软件,怎么玩他们喜欢的益智游戏——了解学生的世界,才能更好地走进他们的心里。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成为学生眼中“有本事”的老师。

  (三)践“关爱之责”——做学生的“暖心人”

  教育的核心是“爱”,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这种爱,不是“只爱成绩好的学生”,而是“爱每一个学生”;不是“口头上的关心”,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比如班里有留守儿童,我们可以建立“成长档案”,每周找他聊一次天,问问他“最近有没有想爸爸妈妈”,帮他给家长打视频电话;班里有学习困难的学生,我们可以利用课后时间,给他“一对一”辅导,不指责他“怎么又错了”,而是帮他分析“哪里没弄懂”;班里有情绪波动大的学生,我们可以联合学校心理老师,一起制定疏导计划,陪他慢慢调整状态。去年冬天,咱们学校的王老师发现班里有个学生总穿单鞋,就自己掏钱给学生买了一双棉鞋——这样的小事,看起来不起眼,却能温暖学生一辈子。我们要记住:每一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每一份关爱都能成为他们前行的力量。

  各位老师,同志们,“三守三创三践行”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我们每天都要面对的“教育日常”;“九步并进育新人”不是一个遥远的目标,而是我们每一堂课、每一次谈心、每一份批改里的“责任担当”。新学期,希望我们都能做这样的教育者:以“守正”之心,守住教育的根本;以“创新”之力,激活育人的活力;以“践行”之举,诠释师德的本色。让我们一起,用自己的光和热,照亮学生的成长路,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学校的美好明天,共同努力、共同奋斗!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