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秋季开学典礼,校长讲话:以今日之我,胜昨日之我

更新时间:2025-09 来源:网友投稿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当第31届教师节的祝福尚在耳畔回响,当2025级新生的笑脸首次绽放在校园,我们共同站在了新学年的起跑线上。此刻,图书馆前的银杏树下,既有连续5年保持"零迟到"纪录的高三学长,也有带着憧憬踏入校门的初一新生——正是这种"传承与新生"的交响,让XX学校的教育长河奔流不息。首先,我代表学校向全体师生致以新学期的问候,向860名新同学、120名新老师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回望2024-2025学年,我们用"三个突破"书写了奋进篇章:教师团队在国家级教学竞赛中实现"零的突破",斩获3项一等奖;学生科创作品专利授权量同比增长150%;"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被列为全国示范案例。这些成绩的背后,是287名教师平均每周12小时的教研投入,是3000余名学子累计8万小时的志愿服务,更是XX人"日拱一卒,功不唐捐"的信念坚守。

  《周易》有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今天,站在新中国成立76周年的历史节点,面对教育改革的"深水区"与科技革命的"加速期",我们更需要思考:如何以"破"的勇气告别舒适区?如何以"立"的智慧开创新局?如何让每个XX人都能实现"今日之我胜昨日之我"的成长跨越?借此机会,我想围绕"破三旧、立三新"与大家共勉。

---此处隐藏2221字,下载后查看---

  (二)破"校园围墙",立"社会链接"。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去年,我校与28家企事业单位共建"实践育人基地",同学们在法院旁听"模拟庭审",在社区策划"非遗文化节",在企业参与"产品迭代会"。这种"走出象牙塔"的学习,让知识有了温度,让成长有了厚度。新学年,我们将推出"职业体验月"活动,期待大家在真实的社会场景中发现兴趣、定位方向,明白"学习的终极目标不是应付考试,而是创造价值"。

  (三)破"代际隔阂",立"对话机制"。教育是心灵的相遇,需要跨越"代沟"的桥梁。去年,"师生共写日记"活动中,一位班主任写道:"当我放下'教育者'的架子,才真正听懂了00后的心声。"这种双向奔赴的理解,正是教育最美的模样。老师们,请多一些"蹲下来说话"的耐心;同学们,请多一些"换位思考"的体谅;家长们,请记住:最好的教育不是"居高临下的灌输",而是"平等尊重的对话"——让校园成为每个生命都能被看见、被理解、被滋养的"心灵港湾"。

  老师们,同学们!新学年,学校将实施"三大成长工程":新建的科创中心配备5G+AR实验室,让创意随时可实现;"导师制"全面升级,每位同学都能获得个性化成长方案;"校友发展基金"将为优秀项目提供孵化支持。但比硬件更珍贵的,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成长引擎"——那份不甘平庸的锐气,那份追求卓越的执着,那份"要做就做最好"的信念。

  最后,我想用我校校训"日新又新"与大家共勉:愿我们以"破"的魄力告别过去,以"立"的智慧拥抱未来;愿每个清晨走进校园时,我们都能带着"今天比昨天更好"的期待;愿明年此时回望,我们都能骄傲地说:"我做到了——今日之我,胜昨日之我!"

  谢谢大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