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在全市警示教育会议后的心得体会

更新时间:2025-06 来源:网友投稿

6月6日,市委召开全市警示教育大会,我作为市卫生健康局主要负责同志全程参加。会上,某某书记的重要讲话振聋发聩,通报的典型案例触目惊心,观看的警示教育片更是令人扼腕叹息。这场深刻的思想洗礼和灵魂触动,让我对全面从严治党、推进自我革命的极端重要性有了更深切的认识,对卫生健康系统反腐败斗争的严峻性、复杂性有了更清醒的把握。结合我市卫健工作实际,特别是系统内曾发生过的惨痛教训,现将心得体会汇报如下:

一、以案为鉴,警钟长鸣:深刻认识卫健系统反腐败与自我革命的特殊紧迫性

某某书记强调要“深刻汲取党性修养不强的教训”、“深刻汲取廉洁自律失守的教训”,这如同利剑直指要害。卫生健康事业关乎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系统内掌握着医疗资源配置、医保基金使用、药品器械采购、执业资格审批、项目建设等重要权力,点多、线长、面广,廉政风险无处不在。近年来,虽然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市纪委监委的有力监督下,持续正风肃纪反腐,但系统内并非净土。从通报的案例和系统内部查处的案件来看:“靠医吃医”问题仍有发生:个别领导干部和关键岗位人员利用职权在药品、耗材、设备采购中收受回扣,在工程项目建设中搞利益输送,在医保基金监管中失职渎职甚至内外勾结骗取套取。

“微腐败”侵蚀群众获得感:少数医务人员收受“红包”、开单提成、过度检查、过度用药等行为仍未绝迹;在基层,个别人员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签约、健康扶贫政策落实中优亲厚友、虚报冒领。

“四风”顽疾隐形变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在系统内表现突出,如文山会海、检查考核过多过滥加重基层负担;服务意识不强,“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现象仍有存在;个别单位奢靡享乐之风禁而不绝,违规发放津补贴、公款吃喝、公款旅游等问题仍有发生。

行业“潜规则”挑战监管:医药代表“围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与供应商之间形成不正当利益共同体等顽瘴痼疾,治理难度大,容易死灰复燃。

---此处隐藏4295字,下载后查看---

某某书记强调要“持之以恒深化学习,动真碰硬查摆问题,标本兼治抓好整改”。这是巩固深化警示教育成果的关键所在。

1.深学细悟,入脑入心。我将立即组织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本次警示教育会议精神,特别是某某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并迅速传达到全市卫健系统各级党组织。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章党规党纪和卫生健康相关法律法规,结合通报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刻反思。确保学习不走过场,真正触及灵魂。

2.刀刃向内,深刻查摆。在局党组带头下,组织全市卫健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对照反面典型,对照党章党规党纪,对照初心使命,对照岗位职责,深入查摆在理想信念、党性修养、纪律作风、廉洁自律、宗旨意识、政绩观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查找在医药购销、项目建设、资金使用、医疗服务等方面存在的廉政风险点和制度漏洞。查摆问题要具体到人、具体到事,见人见事见思想。

3.立行立改,建章立制。对查摆出来的问题,建立整改台账,明确整改目标、责任主体、整改时限,实行销号管理。能够立即解决的,立行立改;需要一定时间解决的,制定持续整改措施,明确时间表、路线图。特别要注重“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针对案件暴露出的问题和监管薄弱环节,及时修订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堵塞漏洞,形成长效机制。比如,针对药品耗材管理漏洞,完善采购流程和内控机制;针对医保基金监管短板,强化智能监控和部门协作;针对“红包”回扣顽疾,完善举报核查和惩戒机制。市卫健委将加强对各单位整改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确保警示教育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治理效能。

这次全市警示教育大会,是一次深刻的政治教育、党性教育和廉洁教育。作为市卫生健康局的主要负责人,我深感责任如山,使命在肩。卫健系统的风气,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关系党和政府的形象。我将以此次警示教育为新的起点,团结带领全市卫健系统全市卫健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深入整治卫生健康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持续净化优化行业政治生态。我们将以案为鉴、警钟长鸣,固本培元、筑牢防线,聚焦风险、靶向施治,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严明的纪律、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清廉的形象,奋力推进某某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守护好瀑乡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为在展现贵州新风采中贡献某某卫健力量而矢志奋斗!要以黄果树瀑布激浊扬清、荡涤尘埃的磅礴气势,坚决打赢卫健系统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努力向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