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村社巡察提质增效经验交流会上的汇报发言

更新时间:2025-07 来源:网友投稿

基层治理关乎党执政根基稳固,村社巡察是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抓手。近年来,我县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巡视巡察工作决策部署,紧扣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聚焦基层治理难点堵点,以“因材施策、贯通监督、成果转化”为主线,推动村社巡察工作走深走实。现将主要做法汇报如下:

一、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构建差异化巡察监督体系

巡察监督效能提升的核心在于精准性。我县立足村(社区)发展实际,打破“一刀切”监督模式,通过科学分类、清单明责、创新方式,实现巡察工作与基层治理需求精准对接,为提升监督质效奠定坚实基础。

(一)科学分类施巡,增强监督针对性。一是构建多维评估指标体系。综合考量经济体量、资源禀赋、涉农资金等23项关键指标,对全县161个村(社区)进行系统评估,划分为普通管理、风险预警、重点监管三大类别。通过建立动态分类管理机制,每年开展评估调整,确保监督重点与基层实际同步更新。二是制定“一类一策”巡察方案。针对不同类别村(社区)特点,细化监督重点和工作流程。普通管理类侧重制度执行规范性检查,风险预警类聚焦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排查,重点监管类强化权力运行全过程监督,实现监督资源优化配置。三是建立分级推进机制。对重点监管类村(社区)实行“一竿子插到底”直接巡察,对风险预警类采取“巡乡带村”联动模式,对普通管理类推行“交叉互巡”,有效提升巡察工作效率。

---此处隐藏2971字,下载后查看---

(一)健全责任体系,压实整改主体责任。一是完善三级联动机制。建立“县委统筹部署、县直部门牵头整改、乡村具体落实”的三级责任体系,明确各层级职责分工。通过签订整改责任书、建立任务台账,确保责任落实到位。二是强化日常监督。构建巡察机构、纪委监委、组织部门“三方会审”机制,对整改方案、整改进展进行联合审核。通过定期督查、专项检查,及时掌握整改情况,督促整改落实。三是严格考核问责。将巡察整改纳入年度考核重要内容,对整改不力的严肃问责。通过考核问责,传导压力、激发动力,确保整改工作取得实效。

(二)创新整改方式,提升整改工作质效。一是推行边巡边改。建立问题快速处置机制,对巡察发现的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做到即知即改、立行立改。通过边巡边改,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增强群众获得感。二是强化未巡先改。结合巡察发现的共性问题,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自查自纠。通过未巡先改,推动问题早发现、早预防、早解决,实现监督关口前移。三是深化“回头看”。建立巡察整改“回头看”长效机制,对整改情况进行全面复查。通过“回头看”,巩固整改成果,防止问题反弹回潮。

(三)注重标本兼治,推动治理能力提升。一是加强制度建设。针对巡察发现的制度漏洞和薄弱环节,督促相关部门完善规章制度。通过建章立制,堵塞管理漏洞,规范权力运行,从源头上预防问题发生。二是强化基层基础。以巡察整改为契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选优配强村(社区)“两委”班子。通过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三是促进乡村发展。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推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工作。通过巡察整改,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各位领导、同志们,村社巡察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要抓手。我县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认真学习借鉴兄弟地区先进经验,持续深化巡察工作实践创新,不断提升巡察工作质效,为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