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深悟透监察法规,强化案件监管与保障工作——在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实施条例》研讨交流会上的发言

更新时间:2025-07 来源:网友投稿

一、深刻领会《条例》要义,夯实履职基础

《条例》的出台,并非孤立之举,而是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必然产物,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步骤。从宏观层面看,它与国家的政治生态、法治建设息息相关;从微观视角审视,它紧密关联着我们日常纪检监察工作的方方面面。这就要求我们从多维度、深层次去领悟其精髓。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握政治方向。总书记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条例》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制度设计各方面,为我们开展工作指明了根本方向。在案件监督管理、追逃追赃等工作中,我们要时刻牢记纪检监察机关的政治属性,将党的领导贯穿始终。在案件线索处置时,要从政治高度去考量问题,确保每一个案件的办理都符合党的政策要求,维护党的纪律权威。在追逃追赃工作中,积极争取党委的支持,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强大工作合力,让外逃腐败分子无处遁形,彰显党对反腐败工作的绝对领导。

(二)明确职责法定原则,规范权力运行。《条例》对监察机关的领导体制以及监督、调查、处置职责作出明确规定,这是我们行使权力的根本遵循。在案件监督管理工作中,我们要严格按照《条例》要求,规范案件受理、初核、立案、调查、审理等各个环节的程序,确保每一个步骤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技术保障和廉政教育工作中,也要依据《条例》,明确自身职责边界,既不越位,也不缺位。技术保障中心要为案件办理提供合法合规、安全可靠的技术支持;廉政教育中心要按照《条例》规定的教育内容和方式,开展有针对性的廉政教育活动,引导公职人员廉洁从政。

---此处隐藏3439字,下载后查看---

(一)创新案件监督管理方式,提升监管效能。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案件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案件线索、办理进度、调查措施使用等情况的实时监控和动态管理。通过大数据分析,对案件办理过程中的风险点进行预警提示,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加强对案件质量的评估考核,建立科学合理的案件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定期对案件质量进行检查评估,对优秀案件进行表彰奖励,对存在质量问题的案件进行通报批评,并督促整改,以评促改、以评促优,不断提高案件办理质量。

(二)拓展技术保障应用领域,增强办案支撑。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纪检监察工作对技术保障的需求日益迫切。积极探索新技术在纪检监察工作中的应用,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海量信息进行筛选、比对、分析,为案件线索排查、调查取证等提供精准支持。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案件数据的智能分析和风险预警,提高办案效率和准确性。运用区块链技术,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不可篡改,提升证据的法律效力。同时,加强技术保障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提高技术保障能力水平。

(三)丰富廉政教育形式内容,增强教育实效。廉政教育是预防腐败的重要手段。结合《条例》要求,创新廉政教育形式,丰富教育内容。充分利用现代媒体资源,制作一批形式新颖、内容生动的廉政教育专题片、微动漫、短视频等,通过网络、电视、AAA公众号等平台广泛传播,扩大廉政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开展体验式廉政教育,建设廉政教育基地,通过实物展示、场景模拟、互动体验等方式,让党员干部在身临其境中接受教育,增强廉政教育的感染力和震撼力。针对不同领域、不同岗位的党员干部,开展个性化廉政教育,根据其工作特点和廉政风险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提高廉政教育的精准性。

同志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实施条例》的颁布实施,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强大的制度保障和行动指南。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学习贯彻《条例》精神,不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在案件监督管理、追逃追赃、技术保障、廉政教育等工作中,严格按照《条例》要求,规范工作流程,强化监督制约,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努力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