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国资委2025年上半年度工作情况总结

更新时间:2025-08 来源:网友投稿

(一)稳增长促发展,经济运行态势良好。一是经济指标稳健增长。上半年,市属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XX亿元,同比增长XX%;利润总额XX亿元,同比增长XX%;净利润XX亿元,同比增长XX%。截至6月末,市属企业资产总额达到XX亿元,同比增长XX%;净资产XX亿元,同比增长XX%。多数企业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增长态势,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例如,市城投集团通过拓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业务和多元化经营,营业收入同比增长XX%,利润总额增长XX%,在城市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提升了城市的承载能力和形象。二是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市属企业负责的XX个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XX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XX%。建立重点项目调度机制,定期召开项目推进会,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XX个。如苍海投资集团负责的苍海新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通过优化施工方案和加强资源调配,提前完成了部分关键节点任务,为苍海新区的开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空间的拓展。三是市场拓展成效显著。鼓励市属企业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上半年新增市场订单XX亿元。组织市属企业参加各类展会XX场次,与XX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市产投集团通过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投资布局,成功引入XX个优质项目,为企业发展注入新动力,同时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抓改革促创新,发展活力不断增强。一是深化国企改革提升行动。扎实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制定并完善改革方案,明确改革目标和任务。截至目前,已完成XX项改革任务,占年度计划的XX%。推动市属平台市场化转型,加快培育产业型龙头国有企业,市城投集团、市产投集团等企业在市场化转型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业务领域不断拓展,市场竞争力逐步提升。例如,市产投集团通过整合资源,聚焦产业投资主业,设立了多个产业投资基金,吸引了社会资本的参与,推动了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的落地,为XX产业发展发挥了引领作用。二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加大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上半年市属企业研发投入同比增长XX%。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建立创新平台XX个,取得专利XX项。XX六堡茶公司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六堡茶品质提升和新产品研发,成功推出XX款新产品,受到市场欢迎,提升了六堡茶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推动了XX六堡茶产业的发展。三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稳步推进。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战略投资者,优化企业股权结构。上半年,完成XX家企业的混改工作,吸引社会资本XX亿元。通过混改,企业治理结构不断完善,经营效率显著提高,市场活力进一步激发。如某国有企业引入民营资本后,在管理机制、市场拓展等方面进行了创新,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实现了双增长,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强监管防风险,国资运营安全有序。一是国资监管体系不断完善。加强国资监管制度建设,制定和修订监管制度XX项,涵盖企业财务、投资、产权等方面。完善国有资产监督机制,加强对企业重大事项的监督管理,上半年审核企业重大事项XX项。推进国资国企在线监管系统建设,目前国资端已完成方案设计及系统测试,即将进入正式系统部署阶段,企业端基础工作也逐步铺开,已完成业务需求调研、系统业务方案编制和数据采集框架搭建等工作,形成初步成果,有效提升了国资监管的信息化、科学化水平。二是风险防控能力持续提升。建立健全风险防控体系,加强对企业债务风险、投资风险、市场风险等的监测和预警。上半年,组织开展风险排查XX次,发现并整改风险隐患XX个。加强企业资金管理,合理安排资金使用,确保资金链安全。市国资委指导企业优化债务结构,降低融资成本,上半年市属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同比下降XX个百分点,有效防范了债务风险。三是安全生产责任全面落实。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开展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安全生产月”等活动,上半年共开展安全检查XX次,检查企业(项目)XX家(个),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XX处。督促企业加强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上半年组织安全培训XX场次,培训员工XX人次,开展应急演练XX次,全市国资系统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四)优服务解难题,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一是政金企合作深入开展。积极搭建政金企合作平台,促进金融机构与企业的对接合作。1月17日,成功举办2025年“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政金企集中签约活动,签约金额达XX亿元。通过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协调,为企业争取更多的信贷支持,上半年市属企业新增贷款XX亿元,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难题,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二是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增强。与广西实体经济服务员驻XX市工作队联合召开服务实体经济会商会,围绕国有企业在生产经营、项目建设、人才引进等方面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共同研究解决方案。在企业融资方面,推动国有企业与金融机构建立常态化沟通联系机制,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在项目用地保障方面,积极协调自然资源部门,优化土地供应流程,保障重点项目用地需求。通过一系列举措,有效提升了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三是企业历史遗留问题逐步解决。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推动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上半年,解决了XX家企业的土地权属、职工安置等问题,为企业轻装上阵、加快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例如,通过多方协调,成功解决了某企业多年的土地权属纠纷,为企业后续的项目建设和发展扫除了障碍。

---此处隐藏3433字,下载后查看---

(一)全力推动经济稳增长。加强经济运行调度分析,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和市场变化,及时掌握企业生产经营动态,对经济运行中的问题早发现、早解决,确保全年经济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建立健全经济运行监测预警机制,加强对重点企业、重点行业的监测分析,为企业发展提供精准指导。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强化项目要素保障,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推动项目早日建成投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对在建重点项目进行梳理,明确项目时间表和路线图,加强项目进度跟踪和考核,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鼓励企业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支持企业开展多元化经营,拓展业务领域和市场空间,提高市场份额和经济效益。搭建企业市场拓展平台,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展销会、洽谈会等活动,加强企业与市场的对接。

(二)持续深化国企改革。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按照改革方案和任务清单,加快推进各项改革任务,确保改革取得实效。加强对改革任务的督促检查和评估考核,对改革进展缓慢的企业进行重点指导和帮扶。加大混合所有制改革力度,积极引入优质战略投资者,优化企业股权结构,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制定混改企业清单和工作计划,明确混改目标和路径,加强对混改企业的指导和监管。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培育创新人才队伍,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建立企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对取得重大创新成果的企业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三)不断强化国资监管。加快国资国企在线监管系统建设,确保按时按质完成建设任务,实现国资监管信息化、智能化。加强系统数据的采集、分析和运用,为监管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完善在线监管系统功能,加强与企业信息系统的对接,实现数据的实时共享和动态监管。加强对企业重大事项的监管,严格审核企业投资、融资、产权转让等重大事项,规范企业经营行为,防范国有资产流失。建立健全重大事项监管制度和流程,加强对重大事项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创新国资监管方式方法,探索实施分类监管、精准监管,提高监管效能。加强对企业的绩效考核和评价,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引导企业高质量发展。根据企业的功能定位和业务特点,制定差异化的监管措施和考核指标,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切实抓好安全生产。进一步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企业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加大安全投入,加强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与企业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明确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考核和问责。持续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制定安全生产检查计划,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专项检查,对安全隐患实行台账管理,跟踪整改落实情况。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通过开展安全生产月、安全知识培训等活动,提高企业和员工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增强全社会的安全意识。利用多种媒体渠道,广泛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知识,普及安全文化。

(五)全面加强D的建设。强化D建工作责任落实,加强对企业D建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推动企业D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建立D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委领导班子成员定期深入企业调研指导D建工作,及时解决D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持续推进D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充分发挥D建引领作用,以D建促业务,以业务强D建,实现D建工作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开展D建与业务融合示范企业创建活动,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和做法,推动全系统D建与业务融合工作取得新成效。深入推进清廉国企建设,加强廉洁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强化对企业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营造风清气正的生态。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加强对企业关键岗位和关键环节的监督,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