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忠诚履职,以精准司法守护社会公平正义
XX同志始终将“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作为自己的履职基石。在长达十三年的从检生涯中,她办理各类刑事案件超过1200件,始终保持着对法律的敬畏和对人民的赤诚。面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她总是冲锋在前,年均办案量位居部门前列。
她不仅追求办案数量,更追求极致的办案质量。在办理一起备受社会关注的猥亵儿童案时,被告人始终保持零口供,案件一度陷入僵局。XX同志没有放弃,她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创新性地将医学理论知识运用于证据审查,并依法申请专家证人出庭作证,构建了完整严密的证据链条,最终精准指控了犯罪事实。法庭最终采纳了全部公诉意见,被告人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有力地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该案的成功办理,不仅彰显了司法的威严,也为同类案件的处理提供了宝贵经验,获评为2021年度“XX市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十大典型案例”。
在XX同志看来,司法不仅有力度,更应有温度。她深刻认识到,对于遭受侵害的未成年人而言,案件的终结只是救助的开始。在办理一起强奸案中,她敏锐地发现被害女童家庭监护严重缺失,遂积极探索“撤销监护权+综合救助”的新模式。她主动协调民政、教育、妇联等多个部门,为被害女童提供了包括法律援助、司法救助、心理疏导、生活安置乃至入学就读在内的“一站式”综合救济,成功帮助孩子走出了阴影,重燃生活的希望。这一充满人文关怀的司法实践,获评2020年“全国检察机关维护妇女儿童权益优秀案例”,为完善未成年被害人综合保护机制提供了生动范本。
二、服务大局,以法治力量护航经济社会发展
---此处隐藏1780字,下载后查看---
面对新法新规的实施,她总能第一时间学习领会并付诸实践。2023年6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与最高人民检察院相关司法解释正式实施后,她迅速响应,在办理一起性侵未成年人案件中,积极启动民事支持起诉程序,成功为被害人争取到了一笔用于心理治疗的康复费用赔偿。这是XX市首例此类案件,为司法实践中落实对被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和心理健康支持提供了宝贵的先例,相关工作经验被《检察日报》专题报道。
四、心系群众,以法治信仰播撒阳光希望
作为党代表和法治工作者,XX同志将普法宣传视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她致力于打造优质的法治宣传产品,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近三年来,她以“法治副校长”的身份,通过“进校园”“进社区”“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夏令营”等多种形式,开展线下普法活动超过110场。同时,她积极拥抱新媒体,主导开发的系列普法“云课堂”深受青少年喜爱,线上线下普法受众累计超过300万人次。
她的普法工作尤为关注特殊群体。针对智力残疾儿童自我保护能力弱的特点,她全国首创地采用人偶情景剧的形式,用生动直观、通俗易懂的方式,向这些“折翼天使”传授自我保护知识,该创新做法再次获得《检察日报》的关注与报道。她还十分关心外来务工人员群体的法治需求,多次深入百年书屋等公共文化场所,为广大外来务工家长讲授《家庭教育促进法》,引导他们依法带娃,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相关活动被XX电视台等十余家媒体广泛报道。
凭借出色的专业能力和丰硕的普法成果,XX同志受聘为XX市“八五”普法讲师团成员,其设计的普法课程荣获“XX市未成年人普法课件大赛”一等奖。她还受邀为全省超过15000名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讲授强制报告制度、民法典等课程,将法治的种子播撒到更广阔的领域。她深度参与打造的“XX”未检工作品牌,成功入选XX省优秀普法项目;她还受邀参与了最高人民检察院组织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律全书》的编写工作,为国家层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建设贡献了智慧和力量。因工作成绩卓著,XX同志先后荣获XX省检察业务尖子、全省检察机关优秀办案检察官、XX市三八红旗手、XX市未成年人检察业务竞赛标兵、XX市“七五”普法新时代最美普法人等多项省、市级荣誉,并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嘉奖3次。XX同志用十三年如一日的坚守与奉献,生动展现了一名GCD员和人民检察官的时代风采,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信任与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