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党委书记在全镇警示教育大会的讲话

更新时间:2025-08 来源:网友投稿

今天,我们召开全镇警示教育大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结合近期全县查处的典型案例和我镇实际,剖析问题、汲取教训、警示警醒,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为全镇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障。刚才,纪委书记通报了近年来全县及我镇查处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这些案例有的涉及吃拿卡要、优亲厚友,有的是虚报冒领、侵占惠民资金,有的是履职不力、失职渎职,教训深刻、发人深省。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清醒认识当前作风建设形势,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使命担当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但从通报的案例和日常监督情况看,一些基层干部仍存在“违纪是小事、违法才可怕”的错误认识,认为“乡镇权力小、不会出大事”,甚至把“不被发现”当作“没问题”。这些思想误区,正是风险隐患的“温床”。

从政治要求看,全面从严治党只会越抓越紧。总书记反复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对基层“微腐败”的查处力度持续加大,特别是对民生领域、乡村振兴、惠民政策落实等方面的违纪违法行为“零容忍”。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微权力”连着“大民生”,基层干部的一言一行都关系到党的形象和群众的信任,一旦失守,损害的是党群干群关系,动摇的是党的执政根基。

从典型案例看,基层“蝇贪蚁腐”危害极大。通报的案例中,有的村干部虚报冒领高龄补贴,有的在危房改造中优亲厚友,有的甚至挪用集体资金赌博。这些行为看似金额不大,但啃食的是群众的获得感,损害的是群众的切身利益。比如,xx在负责低保评定工作中,将不符合条件的亲属纳入低保,导致真正困难的群众得不到帮扶,群众对此反映强烈。这警示我们,基层干部必须时刻绷紧纪律之弦,守住廉洁底线。

---此处隐藏2379字,下载后查看---

集中整治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突出问题,运用由风及腐案例加强警示教育,引导全省广大党员、干部锤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推动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不断赢得人民群众信任拥护。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问题,重点查处三类行为:一是惠民政策落实中的“微腐败”,如虚报冒领、截留挪用补贴资金,在低保、医保、危房改造中优亲厚友等;二是村级“三资”管理中的违纪问题,严厉打击侵占集体资产、违规处置资源、套取项目资金等行为;三是干部作风问题,严肃整治“吃拿卡要”、推诿扯皮、不作为乱作为等现象。对发现的问题线索,一律严查快办,典型案例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形成“不敢腐”的震慑。

(三)健全制度机制,强化监督制约。扎紧制度“笼子”,重点完善三项机制:一是完善村级权力运行机制,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三资”管理、工程项目招标等制度,推行“小微权力清单”,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二是健全监督联动机制,整合镇纪委、村务监督委员会、群众监督力量,每季度开展一次村级财务专项检查,对问题突出的村“回头看”;三是建立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将廉洁自律、担当作为情况纳入村干部绩效考核,与报酬待遇、评先评优直接挂钩,对不胜任、不合格的干部及时调整。

(四)压实主体责任,激励担当作为。

镇党委班子成员要落实“一岗双责”,定期研究分管领域作风建设工作,每半年开展一次廉政谈话。村党组织书记要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管好班子、带好队伍。要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对受处分干部开展“回访教育”,帮助其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对敢于担当、善于作为的干部,在政治上激励、待遇上保障,营造“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良好氛围。同时,要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以作风建设的实际成效赢得群众信任。

同志们,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让我们以此次警示教育大会为契机,以案为鉴、警钟长鸣,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为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新xx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