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锤炼过硬作风、锻造组工铁军、奋力谱写新时代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更新时间:2025-08 来源:网友投稿

大家知道,我们组织部门是党的政治机关,是区委管党治党、选贤任能、强基固本、育才聚才的重要职能部门。我们手中的权力、肩上的责任,都决定了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不仅代表着个人,更代表着组织的形象、区委的形象。总书记反复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围绕作风建设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为我们提供了根本遵循。对于我们组织部门而言,讲政治是第一位的要求,抓作风就是最具体、最直接的讲政治。打铁必须自身硬,我们这支“管干部的干部、管党员的党员、管人才的人才”的队伍,自身作风如果不过硬,腰杆子就不硬,说话就没底气,工作就没权威。因此,我们必须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把作风建设抓在手上、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上。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一个特殊的会议,也是一次深刻的思想交流。按照区委关于学习教育的统一安排,我围绕“加强组织部门作风建设”这个主题,和大家一起上一堂专题党课。下面,我将围绕三个方面,与同志们进行深入探讨。

一、深化思想认识,从政治高度把握作风建设的“纲”与“魂”

作风问题,从来都不是小事,其本质是党性问题、政治问题。我们部里的每一位同志,都必须跳出“就事论事”的局限,从政治的高度来深刻理解和把握作风建设的重大意义。

(一)过硬作风是检验政治忠诚的“风向标”。组织部门是政治机关,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的生命线。这种政治性体现在哪里不是挂在嘴上的口号,也不是写在纸上的报告,而是渗透在日常工作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之中。作风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区委的决策部署能否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试想,如果我们在工作中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对区委的部署满足于开会发文、浮于表面,怎么能谈得上对党忠诚如果我们在干部工作中掺杂个人好恶、优亲厚友,怎么能体现党管干部的原则因此,作风问题就是政治立场的“外在表现”,是衡量我们是否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直接标尺。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把加强作风建设作为最严肃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确保我们的每项工作都能精准对标中央精神和区委要求。

(二)过硬作风是践行根本宗旨的“经验交流”。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终都要体现在为人民服务上。我们的作风如何,群众看得最清楚,感受也最真切。是门好进、脸好看、事好办,还是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是真心实意为基层排忧解难,还是高高在上、脱离实际这直接决定了党在群众心中的形象。近年来,我们通过开展“双报到”志愿服务、建立基层联系帮扶制度等,密切了与群众的联系。但我们也要警惕,一些不良作风的苗头可能在不经意间滋生。比如,下基层调研是“坐着车子转、隔着玻璃看”,还是真正“沾一身泥土、听一耳朵实话”为基层减负是实打实地精简会议文件,还是“按下葫芦浮起瓢”,换个马甲继续增加基层负担这些都是检验我们群众立场、群众感情的“经验交流”。作风正,则人心齐、事业兴;作风偏,则人心散、事业衰。我们必须牢记,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福祉,绝不能成为谋取私利的工具。

---此处隐藏3446字,下载后查看---

(二)在“追求卓越”上作表表率,当好争创一流的“实干家”。组织工作无小事,标准决定质量,境界决定水平。我们不能满足于“过得去、差不多”,必须树立“出手即是精品、完成就是一流”的工作标杆。要敢于拉高标杆,向先进地区看齐,向最高标准学习,力争在每个领域都打造出几个在全市乃至全省都“叫得响”的*经验、*品牌。比如,在干部工作领域,我们能不能探索建立更加科学、精准的干部政治素质考察体系在基层党建领域,我们能不能围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打造一个像“红色物业”“邻里联盟”那样可复制、可推广的品牌矩阵在人才工作领域,我们能不能聚焦我区主导产业,创新“以才引才、以产聚才”的模式,形成人才集聚的“强磁场”我了解到,有的地区通过实施“4+4”模式,即“常规+特色”“定责+指导”“宣传+推广”“激励+问责”,成功打造了一批覆盖机关、街道、社区、学校的党建品牌亮点,有效提升了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有的社区党支部牵头成立“商户联盟”,通过定期召开联盟会议、开展联合安全检查等方式,有效解决了长期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升了居民的满意度和安全感。这些都是追求卓越的生动体现。我们要学习这种精神,既要着眼长远,系统谋划;又要立足当前,狠抓落实。要善于统筹兼顾,把握好各项工作的“时、度、效”,既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又要弹好“钢琴”、协同并进,做到忙而不乱、忙而有序,推动组织工作不断实现新的突破。根据我们的统计,近两年来,我区通过实施“先锋领航”党建品牌创建,已成功打造区级示范品牌12个,其中3个被评为市级优秀案例;通过实施“雁阵计划”,累计培训基层党组织书记超过500人次,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战斗力显著增强。这些成绩值得肯定,但我们追求卓越的脚步不能停歇。

(三)在“团结协作”上作表率,当好同心同德的“合伙人”。“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组织部是一个整体,是一个战斗堡垒。我们部机关的每一位同志都是这个集体的一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大家必须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班子成员要率先垂范,既要主动担责、各司其职,敢于对自己分管领域的工作负责到底;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分工不分家、补台不拆台,形成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各股室之间要加强协作联动,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势。干部工作离不开基层党建提供的组织基础,人才工作也需要干部队伍去推动落实。我们不能只盯着“自己碗里的”,还要看着“部里锅里的”。要主动履职“干好自己的活”,更要统筹兼顾“做好部里的事”。要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工作协同、成效共评的内部运行机制,形成分工明确、责任清晰、协作紧密、运转高效的工作格局,确保各项工作都能出新出彩不出错。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团结,多一些理解包容,少一些斤斤计较;多一些换位思考,少一些自我中心,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向上、心情舒畅、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四)在“清正廉洁”上作表率,当好干净干事的“老实人”。清正廉洁是组工干部的立身之本、成事之基。我们手中掌握着党员的“入口关”、干部的“升迁路”,社会关注度高,各种诱惑和考验也多。稍有不慎,就可能滑入深渊。我们必须时刻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守住底线、不越红线、不碰高压线。具体来说,要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公道正派。公道正派是组织工作的“生命线”,也是我们组工干部最重要的职业操守。我们要在选拔任用干部、发展党员、评先评优等各项工作中,始终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一个标准严执行。坚决不搞亲疏远近,不搞看人下菜,不搞论资排辈。我们的每一项决定、每一次推荐,都要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的检验。我们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党分忧、为国选才、为民谋利。要以我们的公道正派,让区委放心,让干部服气,让群众信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赢得威信,组织工作才能树立起良好形象。二是坚持廉洁自律。正人先正己。我们要求别人廉洁,自己首先要做廉洁的标杆。要自觉净化自己的“朋友圈”“生活圈”“交际圈”,做到慎独、慎初、慎微、慎友。要明白哪些人可以交,哪些人不能交;哪些饭可以吃,哪些局不能赴。要时刻提醒自己和家人,守住清贫、耐住寂寞,管好自己的腿,不该去的地方不去;管好自己的嘴,不该吃的东西不吃;管好自己的手,不该拿的财物不拿。要像古人所说,“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始终保持对党纪国法的敬畏之心。做到既一心干事,又一身干净,在各种诱惑面前站得稳、顶得住,永葆GCD人的政治本色。三是坚持严守秘密。保密纪律是组织部门的“高压线”,也是一条不可逾越的铁的纪律。组织工作性质特殊,我们接触到的很多信息,比如干部考察、人事酝酿、组织处理、举报线索等,都属于核心机密。这些信息一旦泄露,轻则干扰正常工作、引发人事矛盾,重则损害党的形象、造成恶劣的政治影响。我们部里的每一位同志都必须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心态,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不该说的话,烂在肚子里也绝不能说;不该看的文件,绝不产生好奇心;不该打听的事情,绝不多问一句。要坚决杜绝“跑风漏气”、失密泄密事件的发生,把保密要求不折不扣地落实到组织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

同志们,作风建设是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永远没有休止符。今天我们在这里讲作风、谈要求,既是一次思想上的再动员,也是一次行动上的再部署。希望大家以这次专题党课为新的起点,把加强作风建设作为终身课题,以更加坚定的政治自觉、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锻造一支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模范部门和过硬队伍,为奋力谱写新时代*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我们组织部门新的更大贡献!

我的党课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