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召开全市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既是对十年创文艰辛历程的深情回望,更是站在“全国文明城市”新起点上重整行装再出发的动员令。这份沉甸甸的荣誉,凝结着xx万秦东儿女的智慧汗水,承载着总书记对陕西发展的殷切嘱托。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所有为创文工作付出艰辛努力的干部群众、社会各界人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
回望十年奋斗路,我们以“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为根本遵循,将文明城市创建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啃下了一个个“硬骨头”,办成了一件件“暖心事”:
民生痛点变幸福亮点。改造提升老旧小区惠及群众数十万户,滨河大道便民市场化解了流动摊贩治理困局,52个“口袋公园”让推窗见绿、漫步入园成为市民日常;在陕西省率先启用9家医保便民服务驿站,以“小驿站”撬动“大民生”,解决了参保群众看病报销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红色根脉铸就精神脊梁。深挖渭华起义等红色资源,创排《根据地》《张富清1948》等20余部精品力作,打造“一轴四点”廉政教育体系,让革命薪火在剧场党课、红色研学中焕发时代光芒。凡人微光照亮文明星空。70.1197万名注册志愿者、6128支服务队扎根城乡——这意味着每6个某某人中就有1名“红马甲”;刘永生、于波浪等48名“中国好人”、120名“陕西好人”用善行义举树起道德标杆,“好人之城”成为某某最温暖的底色。
文化惠民浸润百姓心田。市文化艺术中心、图书馆、非遗馆等一批国家级标准场馆建成开放,“一元剧场”送戏下乡5000余场,惠及群众xx万人次;高新区“非遗进社区”让面花技艺在指尖传承,合阳县黑镇社区以古会为媒焕新文明实践,实现“文艺搭台、理论唱戏”的深度融合。
---此处隐藏2399字,下载后查看---
跳出文明抓文明,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与中心工作同频共振:
赋能“三个年”活动攻坚。把创文锤炼的过硬作风、凝聚的干事激情,注入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项目建设推进年、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开展“文明窗口”“诚信企业”评选,以软环境提升发展硬实力。
筑牢安全发展底线。将文明实践阵地作为风险预警前沿哨所,组织志愿者参与防汛防灾宣传、矛盾纠纷调解、安全生产监督,构建群防群治安全网。深化“文明交通”“文明餐桌”行动,以市民素养提升筑牢城市安全根基。
同志们,文明创建是一场永不止步的幸福接力!我们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压实三级书记抓文明创建责任链,完善“周调度、月通报、年考核”闭环机制。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践行“一线工作法”,多到背街小巷发现问题,多进群众家中听取诉求,以“脚下沾泥”换来“创建见效”。要力戒形式主义,坚决整治“迎检突击”“材料美化”等顽疾,把有限资源和精力投入到群众最期盼的领域!
同志们,荣光属于过去,奋斗开创未来。让我们牢记总书记“向上向善向好”的谆谆嘱托,以归零心态再出发、以奋斗姿态勇攀登,奋力书写某某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某某新篇章注入磅礴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