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2025年省控股不控权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自查报告

更新时间:2025-08 来源:网友投稿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决策部署,以及《**省2025年控股不控权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方案》要求,我省自2025年4月起,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控股不控权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作为省国资委办公室负责此项工作的文秘人员,我全程参与方案制定、督导推进及材料汇总等环节,现结合工作实际,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基本情况

此次专项整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聚焦“控股不控权”这一制约国有企业治理效能提升的突出问题,以“摸清底数、找准症结、立行立改”为主线,着力构建“制度完善、机制健全、监督有力”的国资监管体系。

(一)高位统筹部署,凝聚整治合力。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此次专项整治,将其作为深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成果巩固、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的重要抓手。4月12日,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省长**同志亲自部署,明确“省统筹、市主责、县落实”的工作机制,要求各级各部门“一把手”靠前指挥,确保整治工作“不打折扣、不搞变通”。省国资委迅速成立由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专项整治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问题核查、制度建设3个专项工作组,抽调20名业务骨干组成工作专班,实行“集中办公、清单管理、销号推进”工作模式。各市(州)、县(市、区)参照省级架构,同步成立领导小组,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的工作格局。截至6月底,全省共召开动员部署会32场,印发配套文件17份,覆盖省属企业、市属企业及重点县属企业126户。

(二)精准摸排底数,明确整治重点。为确保整治无盲区、无死角,我们制定《控股不控权问题排查清单》,明确6大类23项排查要点,涵盖股权结构、决策机制、治理规则、监管流程等关键环节。一方面,依托省国资委“智慧国资”监管平台,对全省国有企业股权结构进行“穿透式”比对,重点核查国有股东持股比例与实际控制权匹配度、一致行动人协议履行情况、代持股份登记备案情况等;另一方面,组建14个交叉检查组,由各市(州)国资委分管领导带队,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企业查阅公司章程、股东会/董事会决议、财务审计报告等档案资料,并与管理层、职工代表座谈交流,全面掌握企业实际运行情况。截至7月底,全省共排查国有企业412户(其中省属企业38户、市属企业156户、县属企业218户),发现问题线索187条,涉及股权代持、决策程序倒置、“三重一大”制度空转等典型问题。

---此处隐藏5852字,下载后查看---

(二)聚焦治理机制完善,提升决策执行效能。一是规范“三会一层”运行。修订《国有企业股东大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明确股东会、董事会的职权边界,要求企业凡涉及重大事项(如单笔500万元以上投资、超净资产10%的担保等)必须经董事会决议,董事会决议需同步报国资监管机构备案。二是强化董事会实质性运作。推行外部董事占多数制度,要求省属企业外部董事占比不低于1/2,市属企业不低于1/3,并建立外部董事履职评价机制,将履职情况与企业负责人考核挂钩。三是严格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制定《经理层成员经营业绩考核办法》,明确经理层权责清单,禁止总经理绕过董事会直接决策,对违规行为实行“一票否决”,取消年度评优资格。(三)聚焦监管体系重构,织密风险防控网络。一是推进穿透式监管。升级“智慧国资”平台,新增“股权穿透”“决策追踪”“风险预警”模块,实现对企业股权变更、重大决策、资金流动的全流程监控,对异常情况自动触发预警,做到“早发现、早处置”。二是强化部门协同监管。联合财政、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建立“国资监管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例会,共享企业股权、财务、纳税等信息,形成监管合力。三是拓宽社会监督渠道。在国资委官网开设“国资监管开放日”专栏,定期公开企业财务数据、重大决策事项,设立职工代表监事席位,鼓励职工通过“随手拍”“线上留言”等方式反映问题,对查实的线索给予奖励。

截至7月底,全省已修订企业公司章程87份,调整董事会成员132人次,清理代持股份12起,挽回国有资产损失2100万元;省属企业“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合规率达98%,较整治前提升15个百分点,治理效能显著提升。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专项整治不是终点,而是推动国有企业治理现代化的起点。下一步,我们将以此次整治为契机,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持续巩固整改成果。一是强化制度建设。围绕“控股必控权”目标,制定《国有企业实际控制权管理办法》《混合所有制企业治理指引》等配套制度,形成“1+N”制度体系,为规范治理提供长期遵循。二是加强能力建设。定期组织国有股东代表、外部董事、监事参加专题培训,重点学习现代企业治理、公司法实务等内容,提升专业素养和履职能力。三是严格考核问责。将控股不控权问题整改情况纳入企业负责人年度考核,对整改不力、虚假整改的企业,扣减绩效薪酬并通报批评;对因控股不控权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损失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四是注重总结推广。选取一批治理规范、成效显著的典型企业,通过现场会、经验交流会等方式推广其做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全省国有企业治理水平整体提升。

控股不控权问题专项整治,既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具体行动,也是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通过此次自查,我们深刻认识到,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方协同发力。下一步,我们将以钉钉子精神抓整改、以“绣花功”功夫促提升,坚决杜绝“控股不控权”问题反弹回潮,为我省打造全国国企改革高地、推动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