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能够作为年轻干部代表,在这里与大家交流思想、分享感悟。刚才聆听了几位同志的发言,深受启发、备受鼓舞。走上基层工作岗位已有一些时日,其中的酸甜苦辣、所思所悟,亦如百川归海,在我心中汇聚成一股复杂而又坚定的力量。今天,我想结合自身经历,谈三点不成熟的体会,与各位共勉。
一、直面基层的真实,于磨砺中铸就“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定力
有人说,勇气,就是在认清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我想,将这句话用来形容我们投身基层工作的选择,也同样贴切。基层工作的真实面貌是什么?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高度压力,是防汛抗旱、安全生产、信访维稳等各项急难险重任务的日夜值守,是“五加二”“白加黑”的工作常态。这些工作的特点是,关键时刻可能会迟到,但绝对不会缺席。
这还不是全部的真相。工作的繁杂与劳累之外,我们更要面对群众的不解甚至埋怨。有时,政策解释了无数遍,群众依然有疑虑;有时,我们自认为付出了100%的努力,换来的却是一句带着情绪的“不满意”。这些委屈和压力,真实地考验着我们的初心与耐力。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当前基层干部队伍面临着不小的挑战,截至2024年底的数据表明,乡镇干部年均离职率达到15.3%,其中35岁以下年轻干部的离职率更是高达22.1%。这组数据背后,是每一个基层岗位所承载的巨大工作负荷与心理压力。
---此处隐藏2393字,下载后查看---
面对防汛抗旱这样的硬任务,传统的人工巡查模式耗时耗力,且存在安全风险。而现在,搭载了智能传感器的监测设备、高空瞭望的“铁塔哨兵”、无人机巡检等技术,可以对河道水位、堤坝安全、地质隐患点进行全天候、高精度的智能监测和自动预警。这使得我们的应急响应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变,极大提升了工作的科学性和主动性。
作为年轻干部,我们不能一边渴望向上成长,一边却满足于“躺平”的状态。我们必须主动学习和拥抱这些新技术、新工具,拒绝“本领恐慌”,努力让自己成为既懂群众工作又懂现代治理的复合型人才,真正做到“手上有招、心中不慌”,在关键时刻能够拉得出、顶得上、打得赢。
同志们,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正在我们脚下的土地上变为现实。统计显示,在2023年全国选派的驻村工作队员中,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占比高达62%。我们是这项伟大事业的亲历者,更是主力军。这颗在基层埋下的种子,会在日后的工作中不断提醒我们,一切决策都必须源于实践、为了人民;这颗种子,也会随着我们工作阅历的增长,在我们未来可能走向更高岗位时,愈发闪耀出理性的光芒。
最后,再次感谢组织给予我们年轻干部如此广阔的舞台和无微不至的关怀。我将把这次会议的激励转化为工作的动力,持之以恒加强学习,笃行不怠锤炼本领,努力成长为一名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基层干部,为**区的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全部青春和力量!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