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召开全镇平安建设暨信访稳定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总书记关于平安中国建设和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省、市、县相关会议精神,聚焦当前我镇平安建设中的短板弱项,分析信访稳定面临的复杂形势,动员全镇上下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守牢安全底线、夯实稳定根基,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和谐*”“幸福*”提供坚强保障。刚才,*同志通报了上半年全镇平安建设考核情况和信访案件办理进度,*村、*社区、派出所分别作了交流发言,讲得都很实在,问题找得准、措施提得实,值得各村(社区)、各单位学习借鉴。下面,我结合近期调研和思考,讲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以“清醒认知”锚定平安稳定“主方向”,深刻把握“为何抓”的极端重要性
总书记总书记强调:“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对我们乡镇来说,平安稳定不仅是发展前提,更是民生底线、政治责任。
从上级要求看,今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省委确定的“基层治理效能提升年”。近期,中央政法委印发《关于深化平安中国建设的意见》,明确要求“把矛盾风险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平安建设时指出,“乡镇是平安建设的‘最后一公里’,必须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这些要求,既是“任务书”,更是“责任状”,容不得半点马虎。
从现实挑战看,当前我镇平安稳定形势总体平稳,但“稳中有忧、稳中有险”的态势没有根本改变。一方面,矛盾纠纷呈现“多元化”趋势:今年1—7月,全镇共受理各类矛盾纠纷127件,其中邻里纠纷占32%、土地权属占21%、家庭婚恋占18%、涉农利益(如征地补偿、产业分红)占15%,还有4%是历史遗留问题“反弹”。特别是一些矛盾涉及多个部门、跨越多年时间,“剪不断、理还乱”。另一方面,重点领域存在“风险点”:比如,*村因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施工,部分群众对临时用地补偿标准有争议;*社区老旧小区改造中,居民对停车位规划、管线铺设意见不一;还有个别企业因经营困难,拖欠农民工工资隐患尚未完全化解。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及时,就可能从小矛盾演变成大事件。
---此处隐藏3158字,下载后查看---
(一)组织领导到位——“关键少数”要带头干。镇党委、政府将平安建设纳入年度考核,与干部评优、绩效挂钩。我作为党委书记,将定期研究平安建设工作;各村(社区)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必须亲自部署、亲自协调、亲自督办;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要具体抓、抓具体;其他班子成员要落实“一岗双责”,管业务必须管平安。
(二)协同联动到位——“各方力量”要合力干。平安建设需要“大合唱”。综治办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派出所要强化治安巡逻和案件侦办,司法所要做好法律服务和矛盾调解,民政办要关注困难群体帮扶,学校、医院、企业要落实“属地管理”责任。特别要强调,对跨区域、跨部门的复杂问题,严禁“踢皮球”“推责任”,必须“一方牵头、多方配合”,形成“握指成拳”的合力。
(三)督导问责到位——“纪律规矩”要严明干。镇纪委要把平安建设纳入重点督查内容,对因排查不到位、化解不及时导致矛盾激化的,对因失职渎职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一律严肃追责。今年,我们将开展“平安建设月评比”,对排名后三位的村(社区)书记进行约谈;对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同志们,平安是福,稳定是金。从“鸡毛蒜皮”的邻里纠纷到“牵动全局”的重点矛盾,从“看得见”的治安防控到“看不见”的风险隐患,每一件都关系着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每一件都考验着我们的担当和能力。我希望,全镇党员干部都能把平安稳定放在心里、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当你在走访中发现群众皱眉头时,多问一句“有什么困难”;当你在调解矛盾时,多想一层“怎样才能彻底解决”;当你在值班值守时,多留一份“万一有事怎么办”的警惕。我相信,只要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钉钉子精神”抓排查、以“绣花功夫”抓化解、以“底线思维”抓防控,就一定能守护好*的和谐稳定,就一定能向全镇人民交出一份“平安答卷”!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