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在这里共同研讨如何贯彻实施新修订的《统计法》,特别是针对统计造假的危害性及如何有效防治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随着2024年9月13日新修订的《统计法》正式公布并施行,我们迎来了统计法治建设的新篇章。在此,我深感责任重大,也倍感使命光荣。
一、深刻认识统计造假的巨大危害
统计造假,这一违背统计科学精神、破坏统计数据真实性的行为,其危害不容小觑。
(一)误导宏观决策,影响经济健康发展。统计数据是宏观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一旦数据被篡改或伪造,将直接导致决策失误,影响经济政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这不仅会阻碍经济的健康发展,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
---此处隐藏1394字,下载后查看---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法治意识。要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广泛宣传新修订的《统计法》和统计法律法规,提高全社会的法治意识。特别是对统计调查对象和统计人员,要加强法律法规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他们自觉遵守统计法律法规,抵制统计造假行为。
(二)完善监督机制,加强执法检查。要建立健全统计监督机制,加强内部和外部监督。统计机构要加强对统计数据的审核和评估,建立健全数据质量追溯和问责机制。同时,要加强与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协作配合,共同打击统计造假行为。此外,还要加强统计执法检查力度,定期开展执法检查活动,对发现的统计造假行为依法严肃查处。
(三)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统计效率和质量。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进统计信息化建设。通过建设统计数据中心、推广使用电子统计报表等方式,提高统计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效率。同时,要加强统计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工作,确保统计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统计人员素质。要加强统计队伍建设,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要通过开展业务培训、学术交流等活动,提高统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同时,要加强统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坚守统计职业道德底线。
各位领导、同仁们,统计造假是统计领域的一大毒瘤,必须坚决予以铲除。新修订的《统计法》为我们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和制度保障。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努力,共筑防治统计造假的坚固防线。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完善监督机制、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强队伍建设等措施的实施,不断提高统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统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