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以“发扬抓落实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为主题召开专题党课,既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具体行动,也是立足我县“十四五”规划中期目标任务,推动各项工作提质增效的现实需要。刚才,看了几组数据:上半年全县GDP同比增长6.8%,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12个市级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其中5个提前完成年度投资计划;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2%,解决了32个村的安全饮水问题、15所乡村小学的操场硬化工程……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全县3800余名党员干部加班加点的身影,是21个乡镇(街道)干部走村串户的脚印,是无数次“现场办公”“连夜调度”的坚持。但也要清醒看到,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短板:个别重点项目推进滞后,3个村的污水管网建设因协调不畅延误半月;部分惠民政策落实存在“温差”,比如高龄补贴发放仍有21人未及时登记;少数干部存在“重部署轻落实”倾向,开会布置多、跟踪问效少。总书记总书记强调:“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今天,我想结合党的历史经验、我县发展实践和基层调研感悟,和大家一起聊聊“抓落实”这件“小事”里的“大学问”。
一、从“红色基因”中汲取抓落实的精神密码——从延安整风到红旗渠精神的历史启示
抓落实不是孤立的工作方法,而是我们党百年奋斗积累的宝贵经验,是融入血脉的政治品格。翻开党史,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每一次重大转折、每一项伟大成就,都离不开“抓落实”的鲜明底色。
第一,“抓落实”是党在革命年代生存发展的“生命线”。1941年,延安整风运动明确提出“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核心就是要解决“落实”问题。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当时的陕甘宁边区,面对国民党封锁、经济困难,党中央号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从中央领导到普通战士,一起开荒种地、纺线织布。周恩来同志纺线比赛拿了第一名,朱德同志开垦的“朱德菜园”成了边区的“菜篮子”。正是这种“说干就干、干就干好”的落实精神,让边区在封锁中站稳了脚跟,为解放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第二,“抓落实”是党在建设时期改天换地的“动力源”。新中国成立后,面对一穷二白的家底,党带领人民用抓落实的韧劲创造了人间奇迹。河南林县人民历时十年建成红旗渠,削平1250座山头、架设152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挖砌土石方2225万立方米——相当于从哈尔滨到广州修一条高3米、宽2米的“人工天河”。支撑他们的,是县委书记杨贵“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誓言,是技术员吴祖太为探察隧洞险情不幸牺牲的担当,是81位烈士用生命诠释的“落实决心”。正如红旗渠纪念馆里一块褪色的标语牌写的:“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定了目标就要干出样子。”
---此处隐藏3525字,下载后查看---
完善“闭环管理”机制,让落实“不断档”。抓落实最怕“开头轰、中间松、结尾空”。要建立“部署—落实—督查—反馈—改进”的全链条机制:对重点工作实行“清单化管理”,明确责任单位、完成时限、质量标准;推行“四不两直”督查(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既查“工作进度”,又查“干部作风”;建立“问题整改台账”,实行“销号管理”,确保“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今年,我们对15个重点民生项目实行“红黄绿”三色预警,对进度滞后的3个项目约谈了责任领导,倒逼干部“提速增效”,目前这些项目已全部赶上计划。
完善“正向激励”机制,让干部“愿落实”。总书记总书记指出:“要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积极性,不断提升工作精气神。”要坚持“以实绩论英雄、凭实干用干部”,把抓落实的成效作为干部考核、评先评优、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去年,我们从脱贫攻坚、疫情防控、项目建设一线提拔重用了27名干部,其中12名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老黄牛”型干部。同时,要大张旗鼓宣传先进典型——今年我们开展了“最美落实者”评选,表彰了扎根基层20年的村支书、连续3年熬夜加班的扶贫干部、创新推出“流动法庭”的司法所长,他们的故事在全县引起了强烈反响,带动更多干部学先进、争先进。
完善“容错纠错”机制,让干部“敢落实”。改革发展中的矛盾错综复杂,抓落实难免会遇到风险挑战。要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错误,同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去年,某乡镇干部在推进土地流转时,因市场行情变化导致部分农户利益受损,经调查认定属于“探索性失误”,我们及时为其澄清正名,并帮助协调解决了后续问题。这位干部后来感慨:“组织给了我‘容错’的机会,我更要拿出‘纠错’的担当,把工作做得更扎实。”
同志们!抓落实,是GCD人的政治本色,是事业发展的成事之基。从革命年代的“挑灯夜战”到今天的“乡村振兴”,从红旗渠的“人工天河”到我们身边的“四好农村路”,历史和现实都在告诉我们:事业是干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幸福是拼出来的,不是等出来的。当前,我县正处于“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期,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期。希望大家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把抓落实作为检验党性的“试金石”,作为践行初心的“落脚点”,用我们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用我们的“实干实绩”书写XX县更加美好的明天!最后,我想用一句话与大家共勉:“抓落实,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没有‘旁观者’,只有‘奋斗者’。让我们一起,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把每一项工作都落到实处、干出实效!”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