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会议安排,现就*州加强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推进情况作简要汇报。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总书记深刻指出,“食品安全是民生,民生与安全联系在一起就是最大的政治。”我们始终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来抓,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全面压实责任,持续提升基层监管能力和治理效能。近年来,我州紧紧围绕“强基础、提能力、保安全、促发展”的总体思路,不断健全监管体系,强化全程管控,深化专项整治,全州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保持稳中向好态势,为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健全体系,夯实基础,筑牢监管防护网络
在推进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健全的体系、坚实的基础是确保监管工作有效运行的根本前提。总书记强调,“要完善农产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和质量标识制度,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这为我们强化源头治理、构建严密防线指明了方向。为此,我们始终将体系建设作为基础性、先导性工作来抓,着力打通监管“最后一公里”,确保监管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为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完善监管网络体系,实现全域覆盖。我们致力于构建层级清晰、责任明确、运行高效的州、县、乡、村四级监管网络,确保监管触角延伸到田间地头。一是强化州级统筹协调职能。成立由州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农业农村、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组成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州工作的统筹规划、政策制定、协调指导和督查考核。每年召开专题会议*次,研究解决重大问题,部署重点任务。制定并动态更新《*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事权清单》,明确各级各部门职责边界,避免出现监管真空或重复监管。二是夯实县级监管执行主体。全面加强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建设,*个县(市)均独立设置了监管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名,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保障。重点强化县级质检机构能力,*个县级质检机构通过“双认证”,具备对*类农产品、*项参数的检测能力,年定量检测样品*批次以上,为执法监管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三是健全乡镇监管服务站功能。全州*个乡镇均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站,达到了“有机构、有人员、有场所、有设备、有经费”的“五有”标准。每个站所配备专职监管员*名和快速检测设备,负责辖区内生产主体巡查、用药指导、速测筛查、信息上报等工作。年均开展巡查*次,速测样本*批次。四是延伸村级协管员队伍。在每个行政村聘任至少*名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信息员),由村“两委”成员或技术能手兼任,负责宣传引导、田间巡查、信息报送、协助执法等,有效解决了基层监管力量不足的问题。目前全州共配备村级协管员*名,实现了行政村全覆盖。
---此处隐藏3659字,下载后查看---
三、聚焦短板,谋划长远,巩固持续向好态势
尽管我州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对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仍存在一些短板和挑战。总书记强调,“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食品安全等突出问题。”这要求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坚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下一步,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聚焦薄弱环节,谋划长远发展,持续巩固农产品质量安全稳中向好的态势,全力保障人民群众消费安全。(一)持续完善监管体制机制,压实各方责任。我们将着力在健全长效机制、压实责任链条上下功夫,确保监管工作持续有力。一是进一步细化责任分工。完善州、县、乡、村四级监管责任清单,推动监管力量进一步向基层下沉,确保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领域都有人管、管到位。强化考核评价,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和乡村振兴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大权重,严格奖惩。二是深化监管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建立基于风险分级管理和信用评价的差异化监管机制,对风险等级高、信用评级低的生产主体加大检查频次和力度,实现精准监管、高效监管。推动建立跨部门、跨区域的协作机制,加强信息通报、联合执法、应急联动,形成监管合力。三是加强监管队伍建设。持续开展监管人员法律法规、专业知识和执法技能培训,年均培训不少于*学时,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基层监管铁军。落实岗位津贴等激励政策,稳定基层监管队伍。
(二)强化风险监测评估预警,提升防控能力。我们将进一步加强风险管理的超前性和主动性,努力将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一是扩大监测范围和参数。根据产业发展和风险变化,动态调整监测计划和抽检品种、项目,逐步将小农户、新业态纳入监测范围,增加对未知风险物质的筛查力度,年均风险监测数量保持在*批次以上。二是提升风险评估能力。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合作,组建州级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对监测中发现的问题、国内外舆情信息、突发事件的潜在风险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估,科学研判风险程度、来源和趋势,为监管决策提供依据。三是强化预警信息应用。建立健全风险预警信息发布、通报和会商制度,对评估确认的风险及时向相关地区、部门和生产经营主体发布预警信息,提出防控建议,并跟踪督导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实现风险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
(三)深入推进全程质量控制,促进提质增效。我们将推动监管工作从侧重于最终产品抽检向覆盖农业生产全过程质量控制延伸,从源头上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一是大力推行绿色生产方式。以化肥农药减量化、畜禽粪污资源化、秸秆农膜综合利用为重点,深入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和产地环境净化,从源头上减少污染。鼓励和支持生产主体申请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二是强化全过程质量管控指导。指导规模生产主体建立健全从生产环境、投入品采购使用、生产过程到产品收获、包装标识、贮运销售的全链条质量安全内部控制体系,鼓励采用良好农业规范(GA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等先进管理方法,提升质量安全管理水平。三是加强品牌培育和信用体系建设。将质量安全作为农产品品牌创建的核心要素,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品牌。建立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信用档案,实施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将信用评价结果与项目申报、品牌推选、政策扶持等挂钩,营造“守信受益、失信受惩”的市场环境。
各位领导、同志们,加强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州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距离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兄弟市州的先进经验还有差距。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特别是各位领导的重要指示要求,认真学习借鉴兄弟市州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锐意改革创新,狠抓工作落实,持续补短板、强弱项、提能力,不断把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推向深入,坚决守住农产品质量安全底线,为保障全省食品安全大局、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州应有的贡献!汇报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