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聚焦“两个维护”,推动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
作为基层纪检干部,我始终把政治监督作为首要任务,坚持从政治上看问题、抓监督,努力把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上级要求转化为具体实践。
今年以来,镇党委先后召开8次党委会专题研究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我牵头制定《2025年政治监督重点任务清单》,围绕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生态环保、安全生产等6大类18项具体任务,建立“台账式管理+清单化推进+销号制验收”监督机制。例如在乡村振兴领域,针对上级反馈的“部分村集体经济项目收益偏低”问题,我们组建专项督查组,深入全镇12个行政村实地走访,发现3个村存在“项目论证不充分、后期管护缺位”问题,及时向镇农办下发《监督整改通知书》,推动完善《村级集体经济项目管理办法》,目前涉及的500亩大棚蔬菜、200亩光伏发电项目已全部实现收益,其中东河村大棚项目年增收超20万元,带动30余名村民就近就业。
在生态环保监督方面,我们结合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对全镇17处历史遗留矿山修复、3条河道综合治理项目开展“回头看”。记得7月中旬,我在巡查中发现西河村河道清淤工程存在“偷工减料”现象——原本要求清淤深度1.5米,实际仅挖了0.8米,淤泥随意堆放在河道两侧,不仅影响行洪,还散发刺鼻气味。我当即联系镇水利站、环保所现场办公,督促施工方3日内完成整改,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约谈提醒。事后,我们举一反三,在全镇开展“环保项目质量提升月”活动,推动建立“施工方自检+村监会初核+镇纪委抽检”三级质量监管体系,目前已开展联合检查12次,整改质量问题5个。
政治监督既要“盯大事”,也要“抓细节”。针对个别村干部存在的“重业务轻学习”问题,我们创新开展“政治理论学习+业务能力提升”双考核机制,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纪处分条例等内容纳入村干部月度测试,今年已组织集中测试4次,对3名成绩不合格的干部进行“一对一”补课。通过监督推动,全镇各党支部“三会一课”参会率从年初的85%提升至98%,1名村党支部书记在区级“乡村振兴大比武”中因理论功底扎实、政策讲解透彻,被评为“优秀宣讲员”。二、坚持抓早抓小,让日常监督“长牙带电”
---此处隐藏2920字,下载后查看---
在能力建设上,我们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通过“传帮带”“跟案学”“模拟办案”等方式,提升纪检干部发现问题、核查线索、运用政策的能力。今年共选派5名干部参与上级纪委跟案锻炼,2名干部在区级“纪检监察业务大比武”中获奖。例如,新入职的纪检专干小李,在参与某村原党支部书记违纪案件办理时,从一张模糊的收据入手,顺藤摸瓜查实了该干部虚报项目套取资金的问题,他说:“这次办案让我真正体会到,监督不仅需要‘火眼金睛’,更需要‘抽丝剥茧’的耐心。”在作风建设上,我们严格执行纪检监察干部“十不准”规定,建立“内部督查+外部评议”机制,今年开展内部作风督查6次,征求干部群众意见建议28条,整改问题12个。同时,注重关心关爱纪检干部,为12名纪检干部建立“成长档案”,帮助解决子女入学、家属就业等实际困难5件,让大家感受到“组织温暖”,从而以更饱满的状态投入工作。
五、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改进方向
回顾全年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政治监督的精准度还需提升,对一些深层次问题的发现能力有待加强;二是日常监督的覆盖面还不够广,特别是对“八小时外”干部的监督存在薄弱环节;三是纪检干部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个别同志缺乏复杂问题处置经验。
针对这些问题,下一步我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深化政治监督,聚焦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上级党委工作要求,探索“政治生态分析+问题线索研判+整改成效评估”一体化监督模式,推动政治监督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二是做细日常监督,拓展监督渠道,加强与审计、财政、公安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建立“信息共享、问题共商、整改共促”机制,同时探索“大数据+监督”模式,用科技手段提升监督效能;三是强化能力建设,通过“走出去学、请进来讲、沉下去练”等方式,加强纪检干部实战锻炼,培养更多“行家里手”;四是严格自我监督,健全内控机制,对纪检干部违规违纪行为“零容忍”,坚决防止“灯下黑”。
同志们,监督责任重于泰山。新的一年,我将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作风,忠实履行党章和宪法赋予的职责,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