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观大势、看全局,在深刻把握时代脉搏中坚定前行方向
总书记总书记指出,“我们看世界,不能被乱花迷眼,也不能被浮云遮眼,而要端起历史的望远镜”。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同时,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国内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仍面临诸多挑战。作为国有骨干金融机构,我们必须胸怀“国之大者”,站在时代的高度、全局的角度、战略的深度,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一)必须深刻认识高质量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一个重大判断,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过去那种依赖规模扩张、要素投入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总书记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对银行业而言,这意味着发展理念的根本性变革。单纯追求规模、速度的“规模情结”必须破除,取而代之的是对结构、质量、效益的极致追求。上半年,全行资产总额突破*万亿元,同比增长8.5%,但我们更要看到,净息差收窄至1.58%,信用风险防控压力依然较大。这警示我们,规模的“量”固然重要,但发展的“质”更为关键。下半年乃至更长时期,如何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如何提升风险定价能力、如何向管理要效益、如何推动发展模式从“铺摊子”转向“上台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时代考题。全行上下必须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高质量发展这一核心要求上来,以质的有效提升引领量的合理增长。
(二)必须深刻认识金融强国建设的使命必然性。建设金融强国,是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部署,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总书记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深刻阐述,为我们指明了方向。金融强国,关键在于拥有强大的金融机构。我们*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国家队”和“主力军”,在强国建设的伟业中责无旁贷、不可或缺。这要求我们不能仅仅将自身定位为一家商业银行,而要将其视为服务国家战略的金融重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这“五篇大文章”,不是可有可无的选择题,而是关乎发展全局的必答题。上半年,我行在这些领域的贷款增速喜人,例如绿色贷款余额增长26%,普惠小微贷款增长13%,这说明我们的战略方向是正确的。但也要清醒看到,服务的深度、广度和专业性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比如,对科创企业“卡脖子”技术攻关的金融支持是否精准?绿色金融产品能否覆盖更多转型领域?普惠服务的成本和效率能否进一步优化?这都是我们需要在强国建设征程中奋力破解的课题。
---此处隐藏3389字,下载后查看---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金融企业的“根”和“魂”。要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我们的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
(一)持续强化党的政治建设。要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不懈用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要严格执行“第一议题”制度,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在*银行不折不扣落地生根。
(二)持续夯实基层组织建设。要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要加强分行、支行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坚持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三)持续深化正风肃纪反腐。要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对“四风”问题露头就打、寸步不让。要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要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严肃查处金融风险背后的腐败问题,坚决清除金融领域的害群之马,持续净化政治生态,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同志们,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下半年的任务已经明确,关键在于落实。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只争朝夕的使命感,守正创新、笃行实干,为开创*银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