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社区)“两委”换届,是城乡基层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关乎党的执政根基稳固,关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基层的落地生根,关乎乡村振兴战略和城市基层治理效能的有效提升。当前正值“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阶段,做好此次换届工作意义尤为重大。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其政治性、政策性、战略性。正如总书记总书记所强调:“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要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未雨绸缪、精心组织、扎实准备,确保换届工作圆满成功。今天的会议,就是要系统部署各项准备工作,明确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
一、精准锚定政治方位,牢牢把握换届工作根本遵循
新征程对基层治理提出新要求,换届准备必须置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考量。总书记总书记明确指出,“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这为我们指明了根本方向,要求必须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换届始终。(一)深刻领会政治功能强化是首要目标。村(社区)“两委”换届首要目标是持续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必须深刻认识到,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质量直接关系党的领导力、组织力、号召力。总书记总书记强调,“政治功能是基层党组织的‘魂’”。这意味着,在换届准备中,必须把能否有效增强党组织政治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作为衡量人选和选举成效的核心标尺。要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严格审查候选人政治立场、政治态度、政治表现。同时,要通过强化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宣传教育,确保新一届班子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切实承担起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和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的职责,使党的执政基础坚如磐石。通过换届,要显著提升基层党组织在重大任务落实、复杂局面驾驭中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不折不扣落地生根,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XX篇章。
(二)充分认识政治生态优化是重要保障。换届环境的风清气正是实现换届目标的重要前提。健康的政治生态关乎党的形象,关乎事业成败。总书记总书记多次强调“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必须把营造清朗的换届环境摆在突出位置,作为基础性、保障性工作抓实抓好。这就要求在准备阶段,必须采取坚决有效措施,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各种干扰破坏选举的行为。要深刻汲取以往经验教训,加强对宗族势力、黑恶势力、宗教势力等干扰因素的排查整治,坚决杜绝“带病参选”“拉票贿选”“家族世袭”等不正之风。要健全风险排查化解机制,对可能影响换届的各类隐患进行深入排查、精准研判、有效化解。要畅通监督渠道,织密监督网络,形成监督合力,让歪风邪气无处藏身。要通过扎实工作,确保换届过程成为激浊扬清、凝聚共识的过程,为未来五年村(社区)发展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
---此处隐藏5422字,下载后查看---
四、着力涵养清风正气,协同筑牢换届选举坚实堤坝
换届纪律是高压线,风气好坏直接决定换届成败公信。必须以“零容忍”态度正风肃纪,营造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态。总书记总书记反复强调,“换届纪律就是政治纪律”。我们必须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监督防范体系。(一)立体监督织密网络。监督无死角方能形成有效震慑。一是专职督导全程嵌入。组建市、县两级换届纪律巡回督查组,采取定点联系与机动巡查、明察与暗访相结合方式,将监督触角延伸至每个乡镇(街道)和重点村社。督查组重点对照“十严禁”等纪律要求清单,对关键环节、敏感时段实施全天候、嵌入式监督,发现问题即时督促整改、报告处置。实施问题线索督导台账动态管理和销号制度,压实监督责任。二是群众参与拓宽渠道。充分畅通“信、访、网、电”四位一体举报平台,设立专门举报电话、信箱、电子邮箱,并通过村务公开栏、AAA公众号等广泛宣传。建立举报问题即收即转、快查快办机制,严格执行举报保密和奖励制度。积极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党员、退休老干部等担任社会风气监督员,组织监督力量深入选区,广泛收集社情民意。三是数据监督精准赋能。依托政务数据平台和党员干部管理系统,运用大数据比对技术,对候选人资格条件、财务异常、社会关系网等进行智能化筛查和分析预警。探索建立涉选风险人员动态监控模型,聚焦关键人物异常行为轨迹(如频繁宴请、资金往来异常、家族势力串联等),发出预警信息,为精准监督提供技术支撑。
(二)重拳惩治形成威慑。问责利剑高悬才能令行禁止。一是线索核查精准发力。建立纪检监察机关与组织、民政、公安、信访等部门问题线索移送和信息共享快速通道。组建涉选违纪违法问题核查专班,对群众反映集中、社会影响恶劣的问题线索,一律优先办理、直查快办。核查要严格保密、客观公正,确保每一条线索查深查透、定性准确、程序规范。二是联动惩处动真碰硬。健全多部门协同执纪执法机制,对查实的拉票贿选、干扰选举、破坏秩序、诬告陷害等违纪违法行为,依据党纪国法,该处分的处分、该移送的移送、该追究的追究,坚决做到查处一起、警示一片。定期公开通报曝光典型案件,释放纪律严明的强烈信号。三是诬告澄清关爱并举。在从严打击违纪违法行为的同时,严肃查处恶意举报和诬告陷害行为。对受到不实举报或诬告的党员干部,及时在适当范围内澄清正名,坚决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健全关心关爱受处理干部和落选干部的工作机制,做好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工作。
(三)氛围营造引导风向。思想教育是正风肃纪的治本之策。一是教育前置筑牢防线。在换届工作全面启动前,组织分级分层开展纪律教育专题学习培训。重点组织各级领导干部、换届工作人员、全体党员、参选人员深入学习换届政策法规和“十严禁”等纪律要求,观看警示教育片,剖析典型案件,签订纪律承诺书,确保“先受教育,再搞换届”。二是警示震慑点面结合。持续开展“以案说纪”警示教育活动,选取本市及其他地区查处的换届选举违纪违法典型案例,编印警示教育读本、拍摄警示短片。在市、县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开设“换届清风”专栏,常态发送纪律提醒信息,点对点推送至相关人员,让铁规禁令真正入脑入心。三是先进典型选树引领。结合换届,深入挖掘和宣传换届中涌现出的坚持原则、抵制歪风、心系群众的优秀党员干部典型事迹。组织开展优秀村社干部经验报告会,利用各种媒介平台大力宣传,用榜样的力量弘扬清风正气,引导党员群众珍惜民主权利,投好神圣一票,共同营造正气充盈、清朗有序的换届环境。
同志们:村(社区)“两委”换届准备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各级党组织务必提高站位、压实责任、精心组织,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将党的领导贯穿全过程各环节,确保准备充分、推进有序、结果圆满。组织部门要切实履行牵头抓总职责,加强统筹协调和业务指导。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乡镇(街道)党(工)委要担负起直接责任,把各项准备措施不折不扣落到实处。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以坚定的政治担当、饱满的工作热情、严谨的工作作风,全力以赴打好这场硬仗,为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XX新篇章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