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秘书长在市级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上的讲话

更新时间:2025-09 来源:网友投稿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领会关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总结前阶段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的重要指示批示,充分体现了D中央持之以恒狠抓作风建设的坚定决心,彰显了心系基层、关爱干部的深厚情怀,为我们持续深化这项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关乎D的事业发展、关乎基层活力激发、关乎执政根基稳固的任务,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下面,我就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和省委、市委要求,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化思想认识,以“钉钉子”精神扛起为基层减负的责任

形式主义是D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敌,是基层干部反映强烈、深恶痛绝的顽瘴痼疾。它耗费了大量宝贵的行政资源,挤占了干部抓落实、促发展的时间精力,挫伤了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最终损害的是人民群众的利益,侵蚀的是D的执政根基。虽然我们前期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必须清醒地看到,一些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有的老问题改头换面、隐形变异,有的新情况新问题又冒头显现。全市上下务必从高度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D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坚定,以“钉钉子”的精神和韧劲,坚决打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这场攻坚战、持久战。

(一)要深学细悟,准确把握减负工作的“核心要义”。要持续深入学习关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基层减负增能的重要论述和系列指示批示精神,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要深刻认识到减负不是简单做“减法”,其根本目的是通过破除形式主义的束缚,让基层干部从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抓落实、解难题、促发展、惠民生的实际工作中去,从而更好地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要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破解难题的办法、推动减负的实效,确保减负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推进。

(二)要对标对表,坚决贯彻中央部署的“铁规矩、硬约束”。《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是D内法规制度的重要成果,是我们开展工作的有力武器。要把学习宣传贯彻《若干规定》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纳入各级D委(D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通过解读、培训、宣传等多种形式,使广大D员干部准确把握《若干规定》的具体内容和精神实质,搞清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自觉用《若干规定》检视言行、规范行为,真正让这条“硬杠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此处隐藏2712字,下载后查看---

(一)要发挥县级“指挥部”作用,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县级层面是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减负政策能否真正在基层落地见效的“指挥部”。要压实县级D委、政府的主体责任,推动其发挥好“一线指挥部”的作用,结合本地区实际,创造性落实中央和省市减负措施,加强对乡镇(街道)减负工作的具体指导和督促检查。要鼓励县级层面大胆探索创新,及时总结推广基层创造的减负增效好经验好做法,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性成果。

(二)要完善“双交办”机制功能,形成问题解决的“闭环管理”。要进一步完善问题线索“双交办”机制,即同时向问题所在地区和主管行业部门交办,压实属地和行业主管双重责任,推动问题高效解决。要明确“双交办”问题的办理时限、质量要求和反馈标准,加强跟踪督办和审核把关,确保交办的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要运用好“双交办”成果,对普遍性、倾向性问题,要举一反三,推动从政策制度层面加以解决,实现“解决一个问题、完善一套制度、堵塞一批漏洞”的效果。

(三)要加大公开征集力度,织密群众监督的“无处不在”。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监督是最有力的武器。要加大问题线索公开征集力度,通过设立专门信箱、热线电话、网络平台等多种渠道,广泛听取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对形式主义增加基层负担问题的反映和投诉。要对征集到的问题线索建立台账,及时核实处理,并向反映人反馈处理情况(依规不予反馈的除外)。要定期筛选典型案例进行公开曝光,发挥警示震慑作用,形成“形式主义人人喊打”的浓厚氛围。

(四)要强化跟踪问效评估,树立实干为先的“鲜明导向”。要建立健全为基层减负工作的动态监测、效果评估和反馈机制,定期对减负成效进行评估,重点看文件会议是否真减下来了、督查检查考核是否真规范了、基层干部获得感是否真增强了、工作效率是否真提高了。要将评估结果作为评价各地区各部门工作绩效的重要依据。要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用人导向,大力选拔使用那些作风务实、埋头苦干、敢于担当的干部,推动形成基层干部安心实干、奋发有为的良好局面。

同志们,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意义深远。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以高度的自觉、坚定的斗争精神、务实的工作作风,持续用力、久久为功,狠抓各项减负措施落实落地,切实为基层松绑减负、赋能增力,最大限度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奋力谱写我市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坚强的作风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