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XX区作为南京市的经济强区,始终保持着昂扬的奋进姿态。近日,赛迪顾问城市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2025年中国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中,XX区位列全国百强区第二十一。这一成绩的取得,源于其2024年高达3181.14亿元的地区生产总值和5.0%的稳健增长,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其坚定不移地实施“招商引资”与“创新生态”双轮驱动战略,走出了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坚持精准施策,以超常举措构筑高质量发展强劲引擎
面对新一轮的发展机遇与挑战,XX区始终坚持将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系统性思维和精准化举措,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能。
(一)聚焦“招大引强”,筑牢产业发展“压舱石”
XX区始终将招商引资视作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和“生命线”。为破解重大项目落地慢的难题,XX区聚焦企业从洽谈到投产的全过程,创新性推出“在谈即保障、签约即预审、拿地即开工、竣工即交付、建成即投产”的全链条审批服务新模式。通过流程再造与部门协同,成功将重大项目审批周期由198天大幅压缩至123天,审批效能提升了38%。高效的服务体系,为招商团队“走出去”增添了十足的底气。2025年,XX区计划年内赴境内外开展“嵌入式”招商活动30场,积极拓展全球合作网络。今年6月,招商团队远赴欧洲,在XX国成功举办产业合作交流会,并正式揭牌成立了XX区产业创新中心XX国工作站,当场签约10个合作项目,展现了强大的国际吸引力。在招商策略上,XX区注重“链式思维”,成功招引商业航天领域的龙头企业XX航天后,立刻乘势而上,精准对接其核心供应商XX空间,成功吸引其将总部迁至本地,形成年产超千套的智能化生产线,实现了产业链的纵向延伸和集群效应。
(二)聚力“创新驱动”,激活科技赋能“主引擎”
---此处隐藏2701字,下载后查看---
区域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整体性、关联性、协同性。XX区的经验表明,单一领域的突破难以形成持久的竞争力。其成功之处在于将招商引资、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人才集聚和营商环境优化等工作置于一个完整的体系中统筹推进。“双轮驱动”战略本身就是系统思维的体现,招商引资为创新提供了产业载体和市场需求,而创新生态则为招引来的企业提供了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从“1+12”产业政策的顶层设计,到大学与地方的融合发展机制,再到为企业提供的全链条服务,无不体现出谋定而后动、着眼于全局的战略远见。
(二)必须坚持开放协同,拓展合作共赢“朋友圈”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关起门来搞建设是行不通的。XX区的实践证明,只有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全球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才能在全球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无论是主动“走出去”赴欧洲开展招商,设立海外创新中心,还是积极“请进来”建设XX产业园,吸引国际知名企业设立超级工厂,都是其开放战略的生动注脚。这种开放不仅是引进资金和项目,更是引进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和创新理念,通过高水平的国际合作,倒逼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更高层次的互利共赢。
(三)必须坚持人才为本,汇聚创新驱动“强磁场”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归根结底,区域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XX区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将人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其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科教资源富集,而最大的成功就是将这一优势转化为了发展胜势。通过构建与驻区高校的紧密合作关系,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既为青年人才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也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从“平均每6个常住人口就有1名在校大学生”到“平均每天新增120名大学生就业”,这一转变生动诠释了将“人才存量”转化为“发展增量”的成功路径,为打造人才驱动型经济体提供了宝贵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