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处隐藏0字,下载后查看---
共耕党建“责任田”缔结红色“朋友圈”
在美丽大海的怀抱中,舟山群岛宛如镶嵌其中的碧玉,在这座天然屏障的护航下,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有着得天独厚的湖光山色。徜徉于此,在湖光山色与海岛风情的交融处,这里更是考验基层党建联建创新成效的“新型舞台”。近来,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投资促进中心、城市开发前期中心和院士之家服务中心创新打造部门党建联建“合擎”品牌,聚焦“联三端、塑四链、促五合”工作体系构建红色“朋友圈”,形成组织共建、服务共推、多方协同的联建格局,推动基层党建由“物理相加”迈向“化学融合”。
找准定位,三端聚力缔结红色“朋友圈”。立足区域发展定位,鄞州区投资促进中心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定位,与城市开发前期中心和院士之家服务中心“互加好友”,围绕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等方面整合各自基层党建的重点、难点、要点、优点缔结红色“朋友圈”,三方围绕自身定位打造示范点,找准相同定位互相取长补短,实现智力端、项目端、要素端的精准匹配与供给。在智力端,院士之家服务中心围绕“党建+人才”的定位,充分发挥“院士智库”效能,联动203位进家院士资源,系统性建立“院士+项目”双库信息平台,储备430个院士成果待转化项目,为区域创新注入丰厚智力储备;在项目端,投资促进中心围绕“党建+产业”的定位聚焦项目落地转化核心环节,创新建立“重大项目直报系统”,高效捕捉投资意向,储备重点在谈项目71个、持续跟踪服务已落地项目21个,夯实产业发展基石;在要素端,城市开发前期中心围绕“党建+城市建设”的定位,强化空间与政策要素保障前瞻研判,争取到位甬江科创区专项资金1.37亿元,助推重点商办地块挂牌6宗、商办项目转化开工18万方,为项目落地提供坚实空间与资金支撑。
模式创新,四链融合按下服务“倍速键”。鄞州区用“党建链”串起“产业链”,构建“1+4+6”高效协同格局:打造一个主阵地,以宁波院士中心为核心主阵地,联动三家单位办公场所形成分阵地网络,并延伸拓展多个专项主题功能区,集成“1家1巢3室”综合服务效能;推出四项机制,系统性推出轮值单位、联席会议、信息联动、队伍共建四项核心机制,明确轮值周期、会议制度、信息共享渠道及互动频次等16项具体执行规范,确保联建运转有序高效;用好六个载体,创新设置才情商情动态通气、会议活动握手共办、人才项目常态联访、“全球合伙人”平台共建、“企小二”帮办团共组以及甬江科创区政策联用六项关键载体。体制机制的顺畅,让智企、产智、服务、空间等核心链路得以贯通,让“四链融合”的乘数效应加速释放。 互融共赢,五合协同打造成长“孵化器”。打破壁垒实现深度协同,是提升效能的关键抓手。为此,鄞州区积极推进信息合、资源合、资源合、保障合、队伍合、信息合“五合”协同。从搭建“招才引智信息蜂巢”,到建立“合谋研判—合配要素—合评效益”资源统筹链;从常态化开展入企走访、政策宣讲、需求排摸,到建立常态共商与应需响应机制;从实行“党日活动联动共办”“大咖讲座交叉参与”“青年风采交流展示”等队伍建设扩圈行动,到探索实施“重大任务力量集结”“专项任务互助协办”“日常工作轮转培育”等干部联合墩苗模式……“五合”协同发力,不仅显著提升了工作效能,也有效锤炼了党员干部的实干本领。今年以来,共有8名干部获评区“七创争先”“八大攻坚”成绩突出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