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1:2025年7月28日,《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正式印发,明确从2025年1月1日起,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至其年满3周岁。育儿补贴按年发放,现阶段国家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其中,对2025年1月1日之前出生、不满3周岁的婴幼儿,按应补贴月数折算计发补贴。对按照育儿补贴制度规定发放的育儿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在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等救助对象认定时,育儿补贴不计入家庭或个人收入。
材料2: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5部门2025年8月19日发布的《关于领取个人养老金有关问题的通知》,自2025年9月1日起,个人养老金领取形式更加丰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原有政策规定的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出国(境)定居等条件基础上,新增以下3种领取情形:重大医疗支出:申请之日前12个月内,本人或配偶、未成年子女发生的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支出,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医保目录范围内自付部分)累计超过本省上一年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此处隐藏3019字,下载后查看---
破制度短板“中梗阻”打通民生保障“最后一公里”
“经国序民,正其制度。”民生保障关键在政策落实精准度。台州生育、养老、就业、医疗等领域存在政策落地慢、服务打折扣等“中梗阻”,根源是制度不健全、机制不协同。唯有从制度层面打通“最先一公里”,以系统合力破除“最后一公里”障碍,才能让民生政策落地见效,将“蓝图”变为群众“幸福清单”。
从“政策出台”到“精准落地”,制度细化是关键。台州育儿补贴等生育政策落地遇阻,群众反映材料多、跑部门,偏远乡村更不知晓政策。这凸显制度“重出台轻落实”:解释缺指引、流程未接“最多跑一次”、数据共享有壁垒。对此,台州应制《生育补贴申领细则》,将育儿津贴等纳入“浙里办”一键申领,借政务数据“自动匹配”减负;在村(社)设咨询岗,网格员“上门送策”,确保应知尽知、应享尽享,打通生育福利落地“最后一公里”。从“形式丰富”到“便捷可及”,制度协同是核心。台州“养老服务卡”整合多项功能,但老人反映使用不便,如需指定银行激活、跨区域不通、线上操作困难。这本质是社保、民政、金融等部门数据未互通、服务标准不一、适老化机制缺失。应建立“养老保障一卡通”制度,以市民卡为载体,打通多部门数据,实现高龄津贴“免申即享”、服务“扫码即用”;在社区食堂、卫生院设“帮办专窗”,为老人提供“一对一”代办,让养老政策有力度更有温度。
从“岗位供给”到“人岗匹配”,制度精准是重点。台州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企业"招工难"与毕业生"求职难"并存,“台州技工”培训与产业需求脱节、技能证书认可度低。根源在于就业服务制度精准性不足,岗位与培训、技能认定与实际、政策扶持与重点群体未有效衔接。需制定《台州就业精准服务制度》,依托数据平台分析用工需求,定向推送“订单式”培训;联合行业制定技能认证标准,推动企业认“培训证”;提高吸纳毕业生小微企业社保补贴比例,精准滴灌,让就业服务解近忧、谋长远。
“制度如渠,民生如水。”唯有以制度细化回应群众关切,以制度协同破解服务难题,以制度精准匹配供需矛盾,以制度保障夯实基层基础,方能推动台州民生事业从“有”向“优”跨越,让“幸福台州”的底色更暖、成色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