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人民法院关于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更新时间:2025-10 来源:网友投稿

  队伍建设是法院工作的根基和灵魂,成效好坏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能否顺利实现,关乎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法院紧紧围绕队伍建设这一根本,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努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法院队伍,为人民法院改革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持。

  一、干警队伍基本情况

  县人民法院共核定编制60名,其中:中央政法专项编制55名,工勤编制5名。现有干警56名(政法编51名,工勤编5名),其中男干警41名,女干警15名;员额法官21名,占干部总数的37.5%;中共党员38名,占干部总数的67.85%。

  在编的56名干警中,在职级上,副县级1名,正科级14名,副科级6名,科员30名。在学历上,硕士研究生学历2名,占干部总数的3.57%;本科学历49名,占干部总数的87.5%,本科以上学历干部占干部总数的91%;大专及以下5名。在年龄上,35岁以下干部29名,36岁至45岁干部4名,46岁至55岁干部19名,55岁以上干部4名。

  二、队伍建设主要举措

---此处隐藏4800字,下载后查看---

  (一)强化班子建设,领好“路”。法院工作千头万绪,面临一些从来没有遇到的问题,强化班子建设是做好所有工作的关键。院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责任感和**感,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以上率下,抓思想带队伍,抓业务履好职,抓问题正方向,用“四个意识”凝心聚力,努力打造一支忠诚可靠、业务精湛、清正廉洁的新时代法院队伍。

  (二)坚持理想信念,塑好“魂”。理想信念是否坚定,决定了法院队伍最终的发展方向。我们必须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看问题、办案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满足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司法需求作为切入点,更加重视案件审理执行的社会效果,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信任度,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在身边。

  (三)重抓干警培养,育好“才”。要始终牢固树立“人人都可成才,人人都是人才”的理念,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能力导向和业绩导向,注重提高正确认识和把握大局能力、司法专业能力和信息化运用能力。建立教育培训征询机制,及时了解掌握一线干警的内在需求,做到“差什么补什么、缺什么学什么”,丰富和拓展培训方式方法,增强教育培训工作的精准性。坚持在实践中磨练,在理论中升华,在“实践+理论”中发展,努力打造新时代“高精尖”法院队伍。

  (四)狠抓从严治院,管好“人”。随着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化,改革后赋予员额法官独立办案的权力,加之新时期纪律作风建设新的要求,这些都对法院队伍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我们要在严管厚爱上下功夫,深入开展司法良知和法官职业道德教育,努力使全院干警养成坚定信念、恪守良知、理性公允的职业品格。对一些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督促,让全院干警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做好审判执行工作。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完善违法违纪案件通报制度,充分运用执纪监督“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始终保持对违法违纪行为的高压态势。

  (五)营造团结氛围,凝好“力”。领导班子成员要以“一盘棋”的思想,讲究民主团结,重视人力效能的聚合,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院领导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形成“头雁效应”,积极带头审理重大、疑难、复杂和新类型案件;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遇事多沟通、多交心、多商量,做到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坚持从严治警和人文关怀相结合,从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爱护干警,积极为干警办实事。通过对干警在政治待遇上关心,在经济待遇上提高,在生活上关爱,激发广大干警的工作热情,增强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