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蓝相继”之姿传稳村级换届“接力棒” 31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本届村社“两委”干部任期的最后一年。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做好全国村“两委”换届工作,集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此次换届是基层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事关党的执政根基,事关基层长治久安,事关乡村全面振兴战略全局。唯有研判求深、储备唯实、执纪从严,方能抓深抓实各项前期准备,为选出好班子、焕发新气象、激发新动能筑牢最坚实的根基。
---此处隐藏11336字,下载后查看---
培育提能先行,激活队伍“动力源”。村(社区)“两委”换届不能止步于选好人,更要着眼于育好人,既要严格把好干部选拔的入门关,也要做细做实干部培训的提升关。针对后备干部在政策理解、实践经验、专业技能等方面的短板,基层党组织要主动作为,搭建干部成长快车道。通过开设政策精讲班,以“理论深研+案例剖析教学”补足理论短板;安排后备干部在换届前到村参与工作,让其在人居环境整治、集体经济发展等乡村振兴主战场经风雨、壮筋骨、长才干;实行导师帮带制,让经验丰富的老干部与后备干部结对,以老带新、言传身教,传授群众工作方法与基层治理经验。同时,实行能进能出动态管理,以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鲜明导向,持续激活干部队伍活力。
当前,全国各地村“两委”集中换届筹备工作正逐步展开,作为农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要事,村“两委”换届选举事关党的执政根基,事关乡村全面振兴大局,事关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唯有在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过程中做到人事相宜、权责清晰、薪火相传,确保新老班子平稳过渡、有效衔接,方能在“青蓝相继”中传好村“两委”换届“接力棒”,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精准识人、人事相宜,校准选人用人“坐标系”。“为政之要,惟在得人。”选人用人始终是关系村“两委”换届工作兴衰成败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要坚持党建引领,把牢政治标准“硬杠杠”,全面贯彻中央“七看七不用”要求,深入考察了解干部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等方面的“真表现”,不仅要看干部学过什么、干过什么,更要看干成了哪些事、干得怎么样,做到精准识人、人事相宜,对政治上的“两面人”坚决实行“一票否决”。要围绕发展所需,打破学历、地域、身份等隐性壁垒,为干部精准“画像”,把那些有想法、有情怀、有本领的实干家选拔出来,让优秀者脱颖而出、让无为者露出“尾巴”,真正做到“好钢用在刀刃上”,全面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选人用人氛围,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创先争优,积极主动作为。
厘清边界、权责清晰,念好纪律规矩“紧箍咒”。总书记总书记曾指出:“各级党组织要严格把好政治关、廉洁关,决不能让政治上、廉洁上有问题的人蒙混过关、投机得逞。”村“两委”换届是强基固本的关键一役,是选优配强乡村“领头雁”的重要契机,唯有“严”字当头、“实”字托底,方能换出好班子、新气象。要深入宣传换届纪律“十严禁”,让“哪些红线不能碰”入脑入心、成为铁律,同时畅通举报渠道,对拉票贿选、干扰破坏等行为坚持“零容忍”,做到露头就打、快查快处、绝不姑息,让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确保换届全程风清气正。要压实责任,严把选人关口。乡镇党委要扛牢主体责任,成立强有力的领导小组,以“一竿子插到底”的狠劲和韧劲,严之又严、细之又细地对候选人进行“政治体检”,坚决将不符合条件者挡在门外,让组织意图与群众意愿在阳光下统一。
传帮带教、薪火相传,跑好责任担当“接力赛”。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村“两委”换届绝非“一换了之”,还需平稳跑好新老班子之间的“接力赛”。一方面要画好同心圆,老班子需“扶上马,送一程”,主动开启传帮带模式,把“家长里短”的民情台账交明白,把急难愁盼的待办事项理清楚,尤其是那些“啃了一半的硬骨头”和正在酝酿中的“金点子”,才能帮助新班子快速掌握“村情密码”。另一方面要握稳“交接棒”,新班子要主动跟班学习、虚心请教,少走弯路,缩短适应期,及时掌握村情民意和村务流程。还要踊跃参与纠纷化解、产业发展、应急处突等重点领域的专题培训,完善工作思路与规划,快速进入角色。唯有确保新老班子“好传统”不断档、“金点子”不断流,乡村振兴“接力赛”方能蹄疾步稳、策马扬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