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xx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制定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相关政策措施,全力健全服务体系、优化发展环境,全市民营经济规模持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发展活力显著增强。
一是打造融资服务“金钥匙”。建立健全中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积极引导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支持力度,xx省农业融资担保公司将涉农企业担保费率控制在0.5%以内,并对部分经营良好、符合条件的企业实行免担保费政策;xxx融资担保公司为1000万以下特色产业贷款提供1%的优惠担保费率,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建立企业应急转贷机制,为资金周转暂时困难的民营中小微企业提供短期应急转贷服务,助力企业资金链稳定运转。打造数字化融资服务平台,xx“信易贷”平台累计入驻经营主体xx家,发布融资需求xx亿元,授信xx笔xx亿元,为企业融资需求与金融机构服务搭建高效对接桥梁。
---此处隐藏464字,下载后查看---
二是激活创新驱动“强引擎”。加强创新联合体建设,建立“技术攻关+产业化应用”选题机制,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协同融合发展,首家院士专家工作站、xxx综合利用创新联合体揭牌成立,xxx集团新能源电池产业研究院成功创建省级动力电池技术创新中心,实现民营企业建立省级创新平台“零突破”。强化创新平台支撑,与xx科技大市场、xx科技园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已在线发布仪器设备xx台、技术成果xx项、技术专家xx人。建立完善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发展体系,紧盯存量、挖掘增量,实施科技企业倍增计划,xx家民营企业被认定为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新培育认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xx家、创新型中小企业xx家,7家企业跻身2024xx民营企业100强。
三是构筑人才支撑“强磁场”。优化人才政策供给,制定印发《xx市人才发展“授权松绑”政策清单》,完善“镍都人才服务卡”制度机制,大力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创新产教融合机制,成立xx国家级经开区有色金属新材料产教联合体,建成共享实习实训基地36个,通过“订单班”、校企双师带徒等方式,累计培养新型学徒3100余名,培训产业工人1万余人次,精准对接产业用工需求。强化创业就业服务,举办“源来好创业”“点燃激情就创梦想”等创业服务活动12场次,上线运行“xx就业”公共服务平台,个人注册超1.2万人次,企业注册1000余户,发布岗位1200余个,达成求职意向3000余人。
四是培优营商环境“梧桐林”。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工程”,挂牌成立xx市营商环境建设局,建立营商环境投诉处理、回访、宣传等机制,上线营商环境问题反馈小程序,广泛听取企业意见建议,形成政府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群众支持的营商环境大格局、大气候、大氛围。全面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深化拓展“一把手走流程、坐窗口、解难题、促协同”,21个“一件事”事项有序落地。逐步推进“市域通办”增效和“减证便民”扩面,“无证明办事大厅”加快建设,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100%、按期办结率99.97%,“‘市域通办’助力政务服务再提速”入选全省政务服务和数字政府应用典型案例。“接诉即办”上线领导移动驾驶舱,实现市、县、乡三级“一屏感知、一网联动、一体指挥”,今年以来,共受理群众诉求10.8万件,办结率达到100%,满意度达99.2%。
五是织密法律服务“防护盾”。持续深化“检察护企”专项行动,在xx经开区和河西堡工业园设立法律服务工作站,为企业提供“定期坐班”+“订单服务”法律援助模式,推动司法诉求受理、合规建设、政策宣讲解读等功能深度融合,实现涉企司法诉求“一站式”受理。深入开展“服务实体经济律企携手同行”专项行动,组建专业法律服务团队,为全市192家企业提供定制化“法治体检”,累计帮助企业排查法律风险点173个,提出优化建议96条,助力企业在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中稳健发展。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深入实施《xx市发明专利提质倍增行动方案》等系列政策措施,查处侵犯知识产权案件8件,涉案金额123.7万元,新增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优势企业、省级优势企业各1家,推动形成尊重创新、保护产权的浓厚氛围。
民营经济是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先锋军”。下一步,xx市将持续把“民营经济”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一以贯之重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一如既往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一视同仁对待各类民营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集聚创新资源、强化政策支撑,积极响应民营企业发展所需,增强民营企业发展信心,推动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向“高”攀升、向“新”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