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月XX日,我参加了XX县警示教育集中阅看会,一个个发人深省的案例,让人深受震撼、倍感警醒。现结合个人思想和行动实际谈几点体会:
一、以“案”为镜,剖析案例根源
这次集中阅看共XX个典型案例,涉及XX人,其中单位“一把手”XX人,国企XX人,学校校长XX人,其他都是单位副职或二级机构负责人,涉及了农业农村、市场监管、民政、文旅、教育和乡镇等各个行业部门和县乡领域,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这就警醒我们必须以案为鉴、深入反思。
一是党性修养缺失,思想防线失守。案例中的干部起初也能坚守原则,但在一次次“小恩小惠”的试探中逐渐放松警惕,就像温水里的青蛙,从最初的不适到慢慢适应,最后在不知不觉中失去反抗能力,说明了自身思想逐渐滑坡、自我约束的逐渐失守。如XXX,从干劲满满的青年干部成长为主要领导,随着职位的升迁其党性修养逐渐弱化,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抛诸脑后,把权力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从收受小礼品到受贿巨额资金,看似“朋友间的馈赠不算啥”,实则背后都隐藏着请托办事、利益交换等腐败问题,“小缺口”酿成“大溃坝”。二是纪法意识淡薄,行为边界模糊。权力失去约束,必然走向腐败。部分违纪违法案例暴露出党员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公私界限模糊,对纪律红线缺乏敬畏。如XXX在负责征地拆迁及项目综合服务协调期间安排项目负责人为其个人结清餐费,是典型的个人消费转移,以权谋私。其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房屋建设、工程承包、征地协调提供帮助,实质是把权力当作交易变现的筹码,无视组织和廉洁纪律,背离了职业操守。
三是遵规守纪不强,“侥幸心理”作祟。在中央三令五申、持续高压反腐的态势下,案例中的部分党员干部仍认为“吃点喝点”是小事,不会被发现,这是典型责任意识缺失、遵规守纪不严的表现。如XXX在值班期间违规饮酒。其本应以身作则,坚守岗位,却没有把值班工作放在心上,未做任何安排。且脱岗饮酒时心存侥幸,认为不会被发现或即使被发现也不会有严重后果,在面对纪检部门检查时想方设法掩盖事实、对抗组织审查,反映出其对组织的不忠诚和对纪律规矩的漠视。
---此处隐藏3043字,下载后查看---
一是强化理论学习,筑牢思想防线。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觉悟。通过精读原文、撰写学习心得、参加研讨交流等方式,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定期组织镇党员干部学习典型案例,通过案例分析深刻领会纪律规矩的内涵和要求,增强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
二是压实自身责任,提升监督效能。坚决扛起管党治党监督责任,加大对同级党委和班子成员的监督,敢于说真话、直话和实话,做到真监督。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加强对分管部门和所驻村的日常教育管理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早提醒早纠正。同时不断丰富监督手段,综合运用明察暗访、专项检查、大数据监督等多种方式,提高问题线索发现能力,织密监督网。
三是站稳人民立场,严格执纪问责。坚持做群众利益的忠实守护者,通过接访下访、入户走访、座谈等方式,摸清群众急难愁盼,聚焦教育、医疗、养老社保、乡村振兴等领域的“微腐败”,靶向发力、严查快处,让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四是深化警示教育,增强纪律意识。进一步加强警示教育工作,通过选取贴合工作实际的典型案例召开案例分析会、观看警示教育片、谈思想感悟等方式,提高警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公职人员和党员干部深刻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做到警钟长鸣。
五是强化自身建设,做好表率示范。以身作则,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带头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抵制违规吃喝、收受礼品礼金等行为,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做到清正廉洁、公道正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