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专题党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更新时间:2025-09 来源:网友投稿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专题党委(扩大)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上级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最新会议精神,全面分析当前我乡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安排部署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这次会议既是一次思想再统一、认识再深化的动员会,也是一次任务再明确、责任再压实的推进会。刚才,会议传达学习了省、县两级相关会议精神,大家要深刻领会,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差距,清醒认识新阶段的使命与挑战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也是我们这代人肩负的历史使命。回望过去几年,在全乡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贫中之贫、坚中之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乡域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乡亲们的腰包更鼓了,生活更有盼头了。这些成绩来之不易,凝聚着各级干部的辛勤汗水,饱含着广大群众的艰苦奋斗。

成绩的取得,体现在群众收入的稳步增长上。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3年全国脱贫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6396元,同比增长8.5%。放眼兄弟县区,有的地方2023年脱贫人口家庭人均纯收入增幅达到14.98%,有的市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达到19787元,同比增长10.3%。这些数据充分说明,脱贫群众的增收步伐是坚实有力的,这也与我们乡的实际情况基本吻合。通过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和特色种养殖业,我乡脱贫户的收入结构持续优化,工资性收入和生产经营性收入占比不断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成绩的取得,体现在产业基础的逐步夯实上。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逐年提升,到2023年已达到60%,这为我们发展地方特色产业注入了强大动力。我乡立足资源禀赋,持续推动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初步形成了以食用菌、中药材、生态养殖等为主导的产业格局。特别是像*村的食用菌产业项目,不仅盘活了易地搬迁安置点的闲置资源,更探索出一条“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有效发展路径,带动了周边群众稳定增收。这种“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正在全乡范围内逐步推广,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产业根基。

---此处隐藏4529字,下载后查看---

(一)要层层压实责任。责任不落实,工作就落空。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要率先垂范,按照分工,带头深入包抓的村社,现场研究问题、指导工作、推动落实。各村党支部书记是“一线总指挥”,必须把巩固衔接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和中心工作来抓,亲自部署、亲自推动。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要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沉下身子,真蹲实驻,帮助村“两委”理清发展思路,解决实际困难。要形成乡、村、工作队三级联动、齐抓共管的强大工作合力,确保每一项任务都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负责到底。

(二)要锤炼过硬作风。作风问题关系人心向背,关系事业成败。全乡干部要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工作要往实里做,不能搞花架子,更不能弄虚作假。入户排查要细之又细,不能“走马观花”;问题整改要实打实,不能“纸上销号”。要真正把群众当亲人,带着感情去做工作,用心用情去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群众的满意度,是检验我们工作成效的唯一标准。

(三)要强化督导检查。严管就是厚爱。乡纪委要切实履行好监督责任,把监督检查贯穿于巩固衔接工作全过程。要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定期不定期地对各村各单位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重点督查干部到岗到位情况、政策落实情况、问题整改情况和工作推进情况。对督查中发现的思想松懈、作风不实、工作不力等问题,要及时通报、严肃问责。要通过强有力的督导问责,倒逼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确保全乡巩固衔接工作提质增效。

同志们,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一场新的长征。任务光荣而艰巨,责任重大而神圣。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埋头苦干、攻坚克难,奋力谱写*乡村全面振兴的新篇章!

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