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3日,一个注定载入史册的辉煌日子。今天上午,我怀着无比激动和崇敬的心情,全程观看了在北京XX广场隆重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当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响彻云霄,当整齐划一、气势如虹的受阅方队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通过XX门,当一件件国之重器首次亮相震撼登场,一股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在我心中激荡奔涌。总书记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更是高屋建瓴、思想深邃、意蕴深远,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作为一名交通战线的党员干部,一名服务于XX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开路先锋”,我心潮澎湃,倍感振奋,更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现结合个人思想和工作实际,浅谈几点学习体会。
一、在感悟家国情怀中筑牢思想根基
总书记的讲话和这场气势恢宏的阅兵盛典,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一堂深刻的历史哲学课,更是一堂鲜活的强军实践课。通过学习和观看,我的认识得到了三个层面的深化。
(一) 深刻认识到这是国家力量的庄严宣示,是捍卫和平的坚定决心。
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始终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英雄军队”,要求全军将士“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此次阅兵,45个方(梯)队体系化、模块化编组,军事航天部队、网络空间部队等新质作战力量首次集中亮相,一批陆海空基战略重器和高超精打、无人作战装备震撼登场。这不仅仅是一次装备的展示,更是我国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和军事实力跃升的集中体现。它雄辩地证明,中华民族已经彻底告别了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的悲惨历史,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这种力量,是敢于对一切来犯之敌说“不”的底气,是面对“和平还是战争、对话还是对抗”的世界之问时,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强后盾。这启示我们,发展是硬道理,实力是真保障。交通作为国民经济的“先行官”,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区域的综合实力和应急保障能力。一个强大、可靠、高效的交通网络,就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钢铁长城”。
---此处隐藏4642字,下载后查看---
(二) 以更大力度推进项目建设,夯实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
对标“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目标,我们也必须有“建设一流交通设施”的雄心。下一步,将紧紧围绕XX区“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规划,全力以赴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的“体系化”建设。一是加快打通“大动脉”,全力配合推进途经XX区的国家和省级高速公路、铁路等重大项目建设,提升XX区对外通达能力。二是着力畅通“微循环”,高质量推进“四好农村路”扩面提质,加快完成XX环线、XX大道等一批重点区级道路的新建和改扩建工程,彻底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瓶颈路”“断头路”。三是前瞻布局“新基建”,启动XX区智慧交通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整合全区交通数据资源,力争在智能停车、智慧公交、绿色物流等领域取得突破。预计到2028年,全区路网密度和通达深度将再上一个新台阶。
(三) 以更严要求强化行业治理,筑牢安全便民的“防护网”。
安全是交通的底线,服务是交通的宗旨。要像军队对待战备一样,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深入开展交通运输领域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特别是加强对“两客一危”、桥梁隧道、建筑工地等重点领域的监管,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同时,要以人民满意为标准,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审批流程,提升政务服务水平。聚焦群众出行需求,科学优化调整公交线路和班次,提升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和覆盖率。严厉打击非法营运、超限超载等违法行为,全力营造一个安全、便捷、舒适、有序的交通出行环境,让人民群众在交通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80年前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今天的阅兵盛典,是迈向伟大复兴新征程的时代号角。作为新时代的交通人,我将把从阅兵盛典中汲取的精神力量,转化为推动XX区交通运输事业跨越发展的具体实践,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姿态,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努力建设人民满意交通,为谱写XX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