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推动《X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全面有效实施,2025年7月中旬,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先后深入X区和X县的学校、居民小区、行政办公区域、餐厨垃圾处理厂等重点区域,通过听取汇报、实地检查、随机暗访、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等方式对《条例》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同时,对X、X、X三个县,委托县人大常委会开展了执法检查。现将执法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检查工作开展情况
常委会领导高度重视本次执法检查。在准备阶段,认真研究制定检查方案,组织检查组成员学习《条例》及相关政策法规,明确了检查重点和要求;在自查阶段,要求各县(区)和市直相关部门对照检查内容,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全面梳理《条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在实地检查阶段,检查组深入机关、学校、居民小区、餐厨垃圾处理厂等场所,详细了解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各环节工作情况,与一线工作人员、居民群众进行面对面交流,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在召开座谈会阶段,召集相关部门负责人、部分人大代表、专业人士以及社区工作人员参加座谈会,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全面总结检查情况。
二、《条例》实施取得的主要成效
---此处隐藏3116字,下载后查看---
(二)加强分类投放指导,提高分类准确率。一是在居民小区、公共场所科学合理设置分类垃圾桶,完善标识系统,方便居民识别和投放。二是建立垃圾分类激励机制,通过积分兑换、评选表彰等方式,对积极参与垃圾分类且分类准确率高的居民和单位给予奖励,激发公众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三是加强对环卫工人的培训,提高其分类收集意识和能力,确保分类后的垃圾能够得到正确收集和运输。
(三)加大投入,提升分类运输和处置能力。一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保障垃圾分类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经费,加快推进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提高垃圾处理能力。同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垃圾分类,拓宽资金投入渠道。二是合理配置垃圾分类运输车辆,更新老旧设备,确保运输车辆密闭化、专业化,实现分类运输。加强对运输车辆的监管,严厉查处混装混运、沿途抛洒等违法行为。三是加强对垃圾处理设施的运行管理,严格执行环保标准,确保垃圾处理设施安全、稳定、高效运行。鼓励发展垃圾资源化利用产业,提高垃圾回收利用率。
(四)强化部门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一是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在垃圾分类工作中的职责,建立健全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加强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二是建立垃圾分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信息共享,实现部门之间工作信息的互联互通。三是强化城管执法部门的执法职能,加大对垃圾分类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依法依规对未按规定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垃圾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罚,形成有效震慑。
(五)加强监督考核,确保工作落实。一是建立健全垃圾分类工作监督考核机制,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明确考核指标和评价标准,定期对各县(区)和市直相关部门垃圾分类工作进行考核评价。二是加强对垃圾分类工作的日常监督检查,建立常态化巡查制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对工作落实不力、成效不明显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三是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拓宽监督渠道,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监督的良好氛围。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