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安全生产工作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更新时间:2025-09 来源:网友投稿

  今天召开这次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动员部署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分析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针对近期暴露出的突出问题,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以最坚决的态度、最严格的要求、最务实的举大检查,坚决遏制事故多发频发势头,全力确保我市住建领域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可控。刚才,相关处室已经通报了近期的几起典型事故案例,情况令人痛心,教训极其深刻。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保持清醒认知,以最高站位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

  安全生产是民生大事,一丝一毫不能放松;是红线底线,一步一寸不能逾越。回顾过去几年,全市住建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安全生产工作总体上是平稳的,各项指标曾连续数年实现“双下降”,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提供了有力保障。但必须清醒地看到,成绩代表过去,不等于现在和未来。进入今年以来,特别是七、八月份,我市住建领域安全生产形势陡然严峻,事故抬头的趋势十分明显。

  根据统计,截至昨天,今年全市房屋市政工程领域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8起,造成9人死亡,与去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上升了14.3%,死亡人数上升了12.5%。这些冰冷的数字背后,是一个个破碎的家庭和血的教训。事故的发生,暴露出我们的工作中存在着一系列深层次问题。从思想根源上看,是“安全第一”的理念树得不牢。部分企业和从业人员,在长期相对平稳的环境中产生了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认为事故是小概率事件,离自己很远,在日常管理和作业中习惯性违章、习惯性简化程序,对安全规程缺乏应有的敬畏。从责任链条上看,是“层层压实”的要求落得不实。一些企业主体责任悬空,安全投入不足,安全管理制度形同虚设;一些项目负责人“挂名”不管事,现场管理混乱;部分监理单位履职不到位,对风险隐患“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从监管效能上看,是“全面覆盖”的网络织得不密。监管力量与繁重任务不相匹配的矛盾依然存在,特别是对一些限额以下的小型工程、零星作业,存在监管盲区和死角,导致这些区域成为事故“高发地”。

---此处隐藏3441字,下载后查看---

  第二,全面推行网格化精准监管模式。针对监管力量不足、覆盖不全的问题,必须向管理要效率,向模式创新要战斗力。在全市住建系统全面推行“网格化、包联制”监管模式。市、区两级住建部门要根据辖区内工程项目的数量、规模和分布,科学划分监管网格,将每一个在建项目都纳入网格管理。每一个网格明确一名或多名监管责任人,实行“包保”负责。监管人员要沉下去,变“坐在办公室听汇报”为“走进工地查实情”,定期对网格内项目进行巡查,重点检查关键岗位人员到岗履职、重大危险源管控、安全教育培训等情况。要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发移动监管APP,监管人员可通过手机实时上传检查情况、隐患照片,形成检查记录,实现监管工作的留痕、可溯。通过这种“定格、定人、定责”的方式,构建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无缝衔接”的精准监管体系。

  第三,提升应急处突能力和保障水平。应急能力是安全生产的最后一道防线。必须坚持预防与应急并重,全面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各单位、各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修订完善各类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特别是针对坍塌、火灾、中毒、触电等高发事故的专项预案,确保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要加强应急演练,杜绝“脚本式”的表演,多开展不打招呼、不设预案的“双盲”式实战演练,真正检验队伍的快速反应和协同作战能力。要加强应急物资储备,按照标准配齐配足急救箱、消防器材、防护服、对讲机、破拆工具等必要的应急装备和物资并建立台账,定期检查维护,确保随时可用。

  第四,坚持依法治安和从严执法问责。严管才是厚爱,政方能保安。安全生产领域,必须亮出“铁腕”,用好“铁规”,执行“铁纪”。对安全生产领域的非法违法行为,要始终保持“零容忍”的高压态态。要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和频次,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从严、从重、从快进行处罚。要严格落实“四个一律”的执法要求:对存在重大隐患的,一律责令停工整改;对非法违法组织生产建设的,一律上限处罚并关闭取缔;对整改不力、屡禁不止的企业,一律纳入“黑名单”管理,并向社会公开曝光;对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一律依法暂扣或吊销其安全生产许可证。要强化事故调查和责任追究,坚持“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查清每一期事故的原因,分清责任,严肃处理。只有让违法者付出沉重代价,才能让敬畏生命的意识深入人心。

  同志们,安全生产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全市住建系统必须立即进入战时状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责任担当,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狠抓各项工作落实。要迅速将本次会议精神传达到每一个企业、每一个项目、每一个员工,凝聚起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坚决打赢这场安全生产攻坚战,为我市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