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开会。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移风易俗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总结前一阶段我县移风易俗工作成效,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推动全县移风易俗工作再上新台阶。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县委宣传部、县民政局、县文明办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各乡(镇)党委书记、分管副乡(镇)长,各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刚才,*镇、*街道、县民政局、县文明办分别作了汇报发言,讲得都很好,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落实好。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深刻领会移风易俗工作的重大意义
移风易俗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是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推动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更是顺应群众期盼、增进群众福祉的民生工程。近年来,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在一些地方,陈规陋习依然存在,如婚丧嫁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人情往来负担沉重,封建迷信活动时有发生等,这些不仅加重了群众的经济负担,也影响了社会风气,制约了我县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从数据来看,*年,我县共查处婚丧嫁娶大操大办案件23起,涉及金额高达150余万元,平均每起案件造成的浪费超过6万元。在乡,有群众反映,一场婚礼的花费普遍在10万元以上,其中彩礼钱少则8万,多则20万,许多家庭为了给孩子办婚礼,不得不四处借钱,甚至背上沉重的债务。在镇,部分村民在办理丧事时,不仅要请乐队、摆宴席,还要进行一些封建迷信活动,一场丧事下来,花费少则3万,多则5万,这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同时,这些陈规陋习还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比如,因彩礼问题引发的家庭矛盾时有发生,2023年,我县法院受理的因彩礼纠纷引发的民事案件就有18起;因大操大办导致的邻里攀比现象日益严重,一些群众为了面子,不惜打肿脸充胖子,加剧了社会的浮躁风气。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移风易俗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切实为群众减负,为社会减压。
---此处隐藏4372字,下载后查看---
(二)发挥示范作用,引领社会风尚。要继续发挥党员干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示范带头作用,形成“头雁效应”。一是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将移风易俗工作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要求党员干部带头遵守移风易俗相关规定,带头简办婚丧嫁娶事宜,带头抵制封建迷信活动。对违反移风易俗规定的党员干部,要严肃追究责任。二是加大先进典型选树力度。每年评选一批移风易俗先进个人、先进集体和文明家庭,给予表彰奖励,并通过媒体广泛宣传他们的事迹。计划2024年评选县级移风易俗先进个人30名、先进集体10个、文明家庭20户。三是鼓励“红白事总管”发挥作用。从村里的老党员、老干部、德高望重的村民中选拔一批“红白事总管”,对他们进行培训,让他们熟悉移风易俗政策和村规民约,在群众办理婚丧嫁娶事宜时进行指导和监督。
(三)完善制度机制,规范行为准则。要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和红白理事会制度,提高制度的执行力。一是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指导各村(社区)结合实际,对村规民约(居民公约)进行修订完善,使内容更加具体、明确、可操作。要将彩礼上限、婚丧宴席标准、人情往来金额等进行量化,并明确违反规定的处罚措施。二是加强红白理事会建设。选强配齐红白理事会成员,加强对他们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责任意识。红白理事会要切实发挥作用,对群众办理婚丧嫁娶事宜进行全程指导和监督,及时制止和纠正违规行为。三是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县文明办、民政局等部门要加强对各村(社区)移风易俗工作的监督检查,定期开展明察暗访。同时,要畅通群众监督渠道,设立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鼓励群众对违反移风易俗规定的行为进行举报。对举报属实的,要及时进行处理,并对举报人给予适当奖励。(四)创新活动载体,营造浓厚氛围。要结合传统节日和重要节点,开展丰富多彩的移风易俗活动,让群众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和熏陶。一是开展节日主题活动。在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期间,组织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融入移风易俗元素。如清明节开展“文明祭扫”活动,重阳节开展“孝亲敬老”活动等。二是举办集体婚礼。由县民政局牵头,每年举办1~2场集体婚礼,鼓励新人婚事新办、简办。为参加集体婚礼的新人提供免费的婚纱、摄影等服务,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三是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以“夫妻和睦、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标准,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引导群众树立良好的家庭风尚。
五、加强组织领导,确保移风易俗工作取得实效
移风易俗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协同发力。一是落实工作责任。各级党委、政府要把移风易俗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负总责。县委宣传部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统筹协调各部门开展工作;县民政局要负责婚丧嫁娶等方面的管理和指导;县文明办要负责先进典型的选树和宣传;各乡(镇)要落实主体责任,具体组织实施本辖区的移风易俗工作。要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将任务分解到具体单位和个人,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加强协调配合。各部门要树立“一盘棋”思想,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县委宣传部要会同县民政局、县文明办等部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各乡(镇)要加强与村(社区)的联系,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指导村(社区)开展工作。三是强化考核问责。要将移风易俗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绩效考核和精神文明建设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大考核权重。对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对违反移风易俗规定的党员干部,要严肃追究责任。四是营造良好氛围。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广泛宣传移风易俗工作的重要意义、政策规定和先进典型,及时报道工作进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效。要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移风易俗工作中来,形成全社会共同推动移风易俗的良好局面。
同志们,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我们要以坚定的决心、有力的措施、务实的作风,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不断提升全县社会文明程度,为推动我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