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政协新时代协商民主实践中心作为全国首创的协商民主综合性平台,自启用以来,在宣传展示新时代协商民主实践、服务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25年8月,中心已累计接待海内外考察团队超过1500批次、近40万人次,相关工作成效获得全国政协领导的肯定,并荣获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全省(市)政协工作创新案例等重要奖项,成为XX市政协一张亮丽的“金名片”。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发挥实践中心在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中的平台作用,市政协近期组织专题调研,就如何深化“联盟共建”模式,推动实践中心“扩圈提质”,进行了深入研究。报告如下。
一、拓展联盟合作广度,构建多元共建新格局
实践中心的生命力在于开放与联合。要秉持“品牌共创、平台共享”的理念,打破界别、领域、层级壁垒,构建一个更加广泛、紧密、高效的联盟体系,形成推动协商民主发展的强大合力。
(一)深化与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的协作。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是人民政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践中心最天然、最核心的同盟军。应将与民盟XX市委会等各民主党派市委会和市工商联的合作,从“友情客串”提升为“常驻主演”。一方面,制度化安排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轮值“中心主题日”,结合各自界别特色和专业优势,策划举办专题协商会、建言资政沙龙、专业咨询服务等活动,使其成为展现党派特色、履行党派职能的重要阵地。另一方面,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将实践中心作为其开展组织活动、联系界别群众、进行理论研究的“第二主场”,实现政协平台与党派资源的双向赋能。
---此处隐藏2786字,下载后查看---
实践中心是平台,活动是内容。要依托不断壮大的联盟体系,策划实施一系列有特色、有影响、有实效的品牌活动,让实践中心真正“活”起来、“火”起来,成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地。自成立以来,中心已累计举办各类活动超过500场,年均开展“委员进中心、履职为民”等活动服务群众超万人次,收集社情民意信息超2000条。
(一)聚焦协商主业,打造“民声议事厅”系列活动。这是实践中心的核心功能。应联合联盟单位,常态化开展“专题协商会”“界别协商会”“对口协商会”以及“民生恳谈会”。譬如,联合市教育局、XX师范大学等,围绕“青少年心理健康”开展专题协商;联合市民政局、相关公益组织,围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开展民生恳谈。通过这些活动,将社会各界的智慧和诉求汇聚到协商民主的制度轨道上来,推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二)服务社会民生,打造“委员连心桥”系列活动。要发挥政协委员和联盟单位的专业优势,将实践中心打造成服务群众的综合体。可以每周设立“委员值班日”,组织不同界别的委员轮流“坐堂问诊”,为群众提供法律、医疗、教育、创业等方面的咨询服务。联合市科协、XX大学等,定期举办“科普大讲堂”;联合市文联、XX文化集团,开展“文化惠民”演出和展览;联合团市委,为青少年提供学业指导和心理疏导,使中心成为充满温度的“百姓之家”。
(三)培育民主新风,打造“民主体验营”系列活动。协商民主的未来在于青年。要将实践中心打造成为青少年了解、体验、实践协商民主的重要基地。一是深化“模拟政协”活动,联合各高校和中学,让学生们模拟政协委员的角色,围绕社会热点问题开展调研、撰写提案、进行辩论,在实践中感悟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真谛。二是常态化开展“市民代表走进协商民主”活动,邀请市民代表观摩协商过程,参与互动交流,破除协商民主的“神秘感”,增进社会各界对政协工作的理解和认同。
(四)强化品牌共塑,打造“同心金名片”系列活动。要整合联盟的宣传资源,形成“大宣传”格局,共同擦亮实践中心这块“金名片”。可以联合XX报业集团等媒体单位,共同策划“协商民主在XX”年度系列报道。每年末,可举办“联盟年度盛典”,发布年度协商民主优秀案例,表彰优秀联盟单位和个人,并邀请各方代表共话未来发展。通过持续的品牌共建和形象推广,不断提升实践中心的社会辨识度和影响力,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展示我国新型政党制度和全过程人民民主优越性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