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他们个人的成长成才和家庭的幸福安宁,更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国家的长远发展。因此,做好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的民生工程,也是我们共青团组织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与时代使命。刚才,各县区团委的负责同志都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分享了经验,也谈了困惑,这为我们下一步工作的精准发力提供了重要参考。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传达学习团省委相关会议精神,总结今年上半年我市的工作进展,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并对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进行全面部署。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现状,深刻认识我市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的阶段性特征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生改善工作,持续将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纳入重点关切领域。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上级团组织的有力指导下,全市各级团组织、各相关单位紧密协作,主动作为,我市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呈现出稳步向好的发展态势。
回顾过去一年多的工作,我们欣喜地看到,一个覆盖全市、多方联动的服务网络已初步构建。截至2024年底,我们累计开展了各类心理健康科普和团体辅导活动460场,为超过1560人次提供了线下一对一个案咨询服务,并成功培训了237名具备专业素养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者。进入2025年,这项工作更是被列为市里的十大民生实事之一我们以此为契机,加压奋进。今年上半年,全市已组织开展各类心理健康主题活动超过280场,服务覆盖青少年近3万人次,线上线下受理个案咨询超过900例,基本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预定目标。我们着力打造的“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四位一体全链条工作体系正在逐步完善,以“*家园”为代表的服务阵地在基层社区和学校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在座各位以及奋战在一线的广大志愿者、社会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在此,我代表团市委,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此处隐藏3296字,下载后查看---
第二,激活阵地效能,在“用”字上见真章。服务阵地是我们的前沿堡垒,必须让它“活”起来、“火”起来。我要求,各县区要立即对辖区内的“*家园”等服务阵地进行一次全面的摸底排查,重点解决“空转”和“低效”问题。必须制定并严格执行切实可行的阵地运行管理制度和督导办法。每个县区的核心“*家园”阵地,必须保证每周向青少年开放的时间不少于20小时,并且要将开放时间、服务内容、坐班志愿者信息在显要位置进行公示。要规范志愿者坐班制度,确保“门常开、人常在、服务不断线”。要改变“等客上门”的被动服务模式,定期策划发布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活动计划,如心理桌游、艺术治疗体验、亲子关系沙龙等,主动吸引青少年走进阵地。同时,要善于运用数字化手段,依托“和心云”等线上平台,推广我们的服务,提供线上咨询和预约,实现线上线下联动,最大限度地提高阵地的使用频率和辐射范围。
第三,建强专业队伍,在“人”字上做文章。人才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我们必须把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作为重中之重来抓。要严把“入口关”,在吸纳新成员时,不仅要看重他们的热情,更要考察其专业背景和基本素养。要畅通“成长链”,建立分层分类的培训体系,对普通志愿者进行基础知识培训,对骨干志愿者进行技能提升培训,对核心专业人员提供持续的专业督导。最关键的是,要建立科学的“指挥棒”和“新陈代谢”机制。团市委将牵头研究制定《*市“*家园”志愿者服务绩效考核量化评分细则》与《动态退出机制补充实施细则》。我们要将服务时长、活动组织参与度、服务对象满意度反馈、专业督导评价等关键指标纳入量化考核体系。考核结果要与评优评先、激励表彰直接挂钩。对于连续两个季度考核不合格,或存在严重违反职业伦理行为的志愿者,要依据我们制定的动态退出机制坚决予以清退,同时补充吸纳新鲜血液,以此倒逼服务质量提升,确保我们的服务队伍始终保持专业性、规范性和战斗力。
第四,聚焦重点群体,在“精”字上出新彩。在继续提供普惠型服务的基础上,下半年我们的工作重心要向重点青少年群体倾斜,推动服务向精细化、个性化方向发展。我们要针对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困境儿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子女等不同群体的特点,设计和实施一批有针对性的帮扶项目。我们要积极借鉴外地市的成功经验,例如探索实施“汉滨模式”的“护心行动”志愿服务品牌,打造我们*市自己的“*护航”系列品牌工程。要全面推广“1+1”结对帮扶机制,为每一位重点关注对象配备一名成长伙伴或专业导师。要扎实推进“一生一策”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工作,动态跟踪他们的心理变化,提供及时的、个性化的心理支持和危机干预。要创新服务形式,多开展一些能够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体验式活动,比如组织心理剧、户外拓展、职业体验等,在润物无声中帮助他们建立自信、疏导情绪、规划未来。我们要通过这些精准化的服务,真正做到“雪中送炭”,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孩子都能感受到来自共青团的温暖和力量。
同志们,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是一场充满爱与责任的“长跑”,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项工作没有捷径可走,唯有以父母之心、兄长之情,以水滴石穿之志、久久为功之韧,方能行稳致远。希望大家以此次会议为新的起点,把责任扛在肩上,把任务抓在手上,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创新的举措,全力推动我市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我们应有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